隔壁班的撒拉族和蒙古族同學,九月也通過學生會活動、社團聚會等機會結識了不少。撒拉族同學身著色彩鮮艷的傳統服飾,跳起了節奏明快的民族舞蹈。女生們頭戴蓋頭,身穿繡花長袍,裙擺翻飛間露出精美的刺繡;男生們則戴著白色圓帽,腰間系著彩色腰帶,動作剛勁有力。最讓九月震撼的是他們手中的“口弦”,小小的竹片在唇邊輕輕撥動,竟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仿佛山間的溪流叮咚作響。
蒙古族同學則帶來了悠揚的馬頭琴演奏。當那深沉、粗獷的琴聲響起時,九月仿佛看見廣袤無垠的草原在眼前鋪展開來,潔白的羊群像天上的云朵,剽悍的騎手在草原上飛馳。
演奏結束后,蒙古族姑娘哈斯其其格熱情地邀請大家品嘗奶茶,咸香濃郁的味道里,還飄浮著幾顆香脆的炒米。這些珍貴的交流機會,讓九月對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更直觀的感受,也收獲了許多跨越班級、跨越民族的友誼。
而在班級里,最讓九月熟悉的莫過于班長了。班長是漢族。他個頭不算高,戴著一副黑框眼鏡,斯斯文文的模樣,說起話來語速極快,像機關槍掃射般讓人應接不暇。
在九月看來,他似乎缺少了些傳統印象中男生的陽剛之氣——別的男生在球場上揮灑汗水時,他卻在辦公室幫老師整理文件;大家閑聊游戲和籃球時,他總能聊起最近的學術講座和志愿活動。但在工作能力上,他卻令人刮目相看。
每次班級組織活動,從前期策劃到現場執行,班長都親力親為。他連續兩周泡在活動室里,用廢舊紙箱和彩燈制作出星空主題的背景板,還自學視頻剪輯,把同學們的日常片段做成暖場視頻。晚會當天,當屏幕上閃過大家軍訓時曬得黝黑的笑臉、運動會上奮力奔跑的身影,不少同學都紅了眼眶。而班長卻累得癱坐在后臺,手里還攥著節目單,嘴里念叨著“還有哪里沒安排好”。
平日里,同學們無論遇到學習還是生活上的難題,只要找到班長,他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九月對此深有體會,那次她感冒發燒,整個人昏昏沉沉,根本無法去上課。班長得知后,不僅每天認真記錄課堂筆記,詳細標注重點難點,甚至把老師講解的例題都重新推導了一遍。
更讓她感動的是,班長特意去藥店咨詢藥師,根據她的癥狀買了幾種藥,還細心地在藥盒上標注服用時間和劑量。當他抱著熱氣騰騰的感冒藥和寫滿字跡的筆記本出現在宿舍門口時,額頭上還掛著細密的汗珠。
雖然班長有時在課堂上表現得過于積極,總是搶著回答問題,甚至為了一個觀點與老師爭得面紅耳赤,難免有些愛出風頭之嫌,但在班級男生人數不多,常被女生調侃的情況下,他始終以包容的心態面對,從不計較。
在院學生會秘書部,班長同樣是個得力干將,每天都要處理堆積如山的文件,協調各項通知的傳達。有次學校臨時更改活動時間,他連夜通知到每個部門,第二天眼睛里布滿血絲,卻依然準時出現在活動現場,有條不紊地安排各項事宜。老師們常說:“有小張在,什么事都放心。”九月堅信,以班長的能力和責任心,未來在學生會必定能有一番作為,成為大家信賴的優秀領導者。
在這個充滿多元文化的班級里,九月每天都在經歷著新的故事,感受著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與碰撞。清晨,宿舍里回蕩著土族民歌與英語單詞的奇妙合唱;課間,回族同學的馕餅與漢族同學的辣條在課桌上相遇;傍晚,操場上躍動著藏族鍋莊舞與現代街舞的身影。同學們之間或許有著文化習俗的差異,有著性格特點的不同,但正是這些差異,讓這個集體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在這里,尊重與理解成為溝通的橋梁,友誼與溫暖悄然生長,共同譜寫出一曲動人的青春交響,在校園的天空下久久回蕩,隨著歲月的流轉,愈發醇厚悠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