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九月的西寧,風里已經裹著絲絲涼意,金黃的楊樹葉開始零星飄落,在青石板路上打著旋兒。九月十二日,星期一,農歷八月十五,中秋佳節。三天連休的消息剛公布時,教學樓里此起彼伏的歡呼聲幾乎掀翻了屋頂,這個突如其來的假期,像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讓整個校園都蕩漾起輕松愉悅的漣漪。
周五隨著暮色漸濃,宿舍樓里的行李箱滾輪聲越來越密集,像此起彼伏的鼓點敲打著歸鄉的節奏。對床的曉燕把最后一件毛衣塞進箱子,拉鏈拉到盡頭時發出"咔嗒"一聲脆響。她探過身來,馬尾辮掃過九月的桌角:"九月,要不跟我回家?我媽包的羊肉餃子可香了!自家搟的皮兒,咬一口直冒油!"說著還夸張地吧唧了下嘴。
小林突然掀開床鋪上的簾子,露出半張帶著笑意的臉:"別聽她的,來我家才有意思!我們那邊過中秋要在院子里搭'月餅塔',用幾十塊月餅摞成寶塔,再供上瓜果,可熱鬧了!"她邊說邊比劃,手腕上的銀鐲子撞出清脆聲響。
斜對面床鋪的阿依古麗風風火火地撲過來,艾德萊斯綢裙擺掃過地面:"九月!來我家過古爾邦節和中秋雙節!我奶奶烤的馕餅撒滿芝麻,現宰的羊肉架在馕坑烤,還有蜂蜜泡的葡萄......"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掏出塊手帕包著的干果塞給九月,"先嘗嘗我們家的巴旦木!"
靠窗的小張抱著整理好的書包湊過來,鏡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要不去我家?我們土族中秋要跳安昭舞,圍著篝火轉圓圈,最后還要分食大月餅,每個人都能分到吉祥的寓意!"
九月被熱情的邀約包圍著,眼眶微微發燙。她挨個謝過大家,看著曉燕拖著行李箱消失在走廊盡頭,聽著小林哼著家鄉小調收拾行李,聞著阿依古麗床鋪飄來的干果香氣,心里泛起溫暖的漣漪。宿舍樓的白熾燈隨著來往的腳步忽明忽暗,像在為歸鄉的學子們打著節拍,而這份來自天南地北的情誼,早已讓她在異鄉感受到家的溫度。
原本熱鬧的宿舍,此刻只剩下行李箱滾輪遠去的回聲。最后一位同學關上宿舍門時,帶起的風掀動了九月桌上的日歷,露出農歷八月十五被紅筆圈出的痕跡。
(二)
芳芳趴在床上刷著手機,屏幕藍光映在她臉上,像一層薄薄的霜:"哎,第二次不在家過中秋。"她的聲音悶悶的,帶著難以掩飾的失落,"每年中秋節這個時候,我爸早就在院子里擺好圓桌了,棗泥月餅配桂花蜜,我媽還會煮一大鍋蓮藕湯......"
"我老家過中秋啊,家家戶戶的人都會把桌子搬到院子里,擺上瓜果和月餅,插上蠟燭和香,拜月亮呢。街上最熱鬧的是猜燈謎,負責開展燈謎的人會把謎語寫在油紙燈籠上,猜對了就能獲得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