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一會兒上臺你不用緊張,媒體都是安排好的,不會有刁鉆的問題,如果真的有那種不想問答的問題,你就不用說話,交給我們就行。”
發布會馬上開始,后臺方向,導演許言語囑咐著陸清風。
五人嘉賓中,他是年紀最小,他擔心少年經驗不足,臨場發揮出問題。
“好的,導演。”
陸清風在旁邊應下。
“放心,我罩著你。”
一旁的司韻涵笑嘻嘻的道。
或許是年齡相近,這位大提琴少女和他很玩得來,拍攝宣傳照片的時候就熟悉起來。
“司姐威武。”
陸清風迎合著她,又是一陣開心的笑。
許言看他狀態不錯,倒也沒有再多說什么。
前面發布會正式開始了。
為了這次發布會,還特地從央視那邊請過來一位很有名的主持人,寧韜。
簡單的開場白以后,以許言為首,幾人從側面入場。
從觀眾席穿過,最后上到舞臺。
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的陸清風頗覺得新奇。
一種全新的體驗。
他緊隨李一南,最后一個入場。
里面已經掌聲雷動,進入場內,掃視一圈。
看到坐在后面的觀眾起身舉起手機拍照。
前排有人伸出手,走在前面的幾人與之互動。
陸清風有樣學樣。
喧鬧聲中,六人依次上了臺。
在寧韜的控場下,先是自我介紹,然后是作為導演的許言對節目整體一個風格和內容的大致解讀。
“國內主流音綜類節目主要圍繞在聲樂方面,但很少會有器樂類型的節目,《聲聲入耳》希望能夠打破常規,在這方面開辟一個新的類型。”
“同時,在過去喜歡音樂的聽眾可能也更多關注將音樂表演出來的歌手身上,對幕后的作曲家,制作過程缺乏足夠的了解。”
“我也想借著這個節目帶大家了解一下音樂背后的故事。”
許言話音剛落,現場響起陣陣掌聲。
在場不是音樂學院的學生,就是有大半從事音樂領域的工作,對其說的話深有同感。
然后,就是嘉賓五人組圍繞導演的說法,說說自己對節目的想法。
輪到陸清風發言,他表現的中規中矩。
“我對自己在節目中的定位就是學習。”
拿著話筒的少年謙虛有禮。
“不管是從年齡還是在音樂領域的經歷,我都是最小的那個,希望能夠從另外四位優秀的音樂人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
臺上的幾人隨即鼓掌。
接下來就到了媒體提問環節。
新浪的一位娛樂記者最先被叫了起來。
這種準備充分的發布會,能來現場的媒體都是事前溝通過的,問的問題緊扣節目。
例如這名記者提問劉茜雅,為什么要接受《聲聲入耳》的邀約,成為節目常駐嘉賓?
劉茜雅的回答也很官方,什么節目的理念吸引到她之類的。
都是一種宣傳造勢的手段。
陸清風坐在最邊緣的位置,聽的津津有味。
問題肯定是集中在人氣最高的三個人身上,像他和李一南相對容易比較被忽略。
當然,也不是一個問題都沒有問他們的。
又一個戴圓框眼鏡的青年被叫了起來。
“我是b站的up主八爪魚,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陸老師。”
這人站起來先自我宣傳了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