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走上舞臺,觀眾掌聲不息,持續了將近一分鐘才漸漸止住。
這預示著首場音樂會成功的標志,陸清風內心還是有些激動的,他抿了抿唇,雙手握著話筒,緩緩開口。
“謝謝,再次感謝各位能夠坐在這里傾聽我的演奏,能夠站在這里,離不開大家的支持。”
他語速不快,咬字很重,展露內心的真誠。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很幸運的人,人生至今雖然也一些小磕小絆,但更多的是的善意。”
“我還記得我決定去學小提琴的時候,去樂器行買琴,因為手里沒多少錢,所以懇求老板能便宜一點賣給我,很幸運,老板答應了,還送了我兩節小提琴體驗課。”
“這件事我一直記得。”
“這算不上什么重要的事情,但這種微小而又確實的幸福支持著我站在今天這個舞臺上。”
“對比那些還在追逐夢想的人,我無疑是幸運的,接下來這首曲子,送給你們。”
“《若能綻放光芒》”
放下話筒,拿起小提琴,劉茜雅也重新回到舞臺,坐在了鋼琴前。
前奏以相對緩,輕柔的鋼琴聲開頭,采用c大調為主要調式的曲子帶來一種明亮,積極的感覺。
第二十秒,隨著架子鼓的吊镲敲響,為這首曲子定下了帶有搖滾風格的流行曲調。
陸清風早已等待多時,緊隨其后,手中的弓子動了,兩段寬廣而又連貫的長弓,奏響節奏感流暢的旋律。
溫暖,清晰,又極富感染力。
柴勝安先是微微皺眉,隨后又舒緩開來。
和前面那首《克羅地亞狂想曲》風格完全迥異的曲子。
《克羅地亞狂想曲》是融合古典音樂調性思維,與現代音樂的節奏律動,通過重復,變奏,模進,對比等手法發展旋律,整首曲子層次豐富。
從前奏引入,到主題呈現,再到發展對比,直至高潮迭起,最后的尾聲逐漸平息,旋律再現主題片段,呼應前奏。
結構嚴謹而又精妙。
相對而言,這首就要簡單的多。
常見的4/4節拍,優點在于旋律鮮明且富有驅動力,配器中加入了架子鼓,古典的加強使得節奏感更為突出,引動情緒能力很強。
明亮的音色也為曲子定了下充滿希望的基調。
與曲子名詞極為契合。
比較有意思的是,旋律采用級進的編排,由高向低進行,推動力度增強與情感高漲,塑造漸強趨勢,到了高潮階段,又適時的接入了跳進,帶來情緒的突進感和爆發力。
讓最終的情感選擇更加徹底。
不拘泥于形式,風格多樣化。
柴勝安覺得,以這個年紀來說,不應該要求更多,而應該以鼓勵為主。
和他這種專業人士不同,對于大多數觀眾來說,這首曲子很好聽。
旋律的起伏帶動著內心的情緒。
矛盾與解決,暗淡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