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村屬于偏遠村落,平時只有在收獲時節,才有一些收購莊稼的外鄉人,開著車過來收購東西,或者一些往這里賣東西的人之外,平時鮮少有陌生人來。
今天這一下子,呼啦啦就十幾個年輕的男男女女來了,看到的人都不免多看一眼。
如今世道亂了,老看新聞說,一些人專門到鄉下騙老頭老太太,或者人販子偷孩子什么的,他們不敢大意。
別看他們都穿著光鮮,看著年輕,但騙子長什么樣,誰又知道呢?誰會把“騙子”兩個字,寫在腦門上?
好在有周恒走在前面,要不然,他們可得提防著點了。
就是這,也還是有人走了出來,問他:“小恒,這些都是你的朋友啊?”
周恒回答他們:“這是外地的大學生,要過來學劉老師唱皮影戲的。”
一些人盡是“哦、哦”的聲音。
來到了劉老師家門口,周恒透過開著的院門,就看到里頭坐著的劉老師,一個人又拉著二胡在試音呢。
周恒喊了一聲:“劉老師,今天您家來客人了啊,這些學生都是來拜訪您的。”
劉老師往外一看,喲,好多孩子!
可不嘛,二十來歲的小年輕,在他眼里可不就是孩子。
可這些孩子,他一個也不認識啊!哪兒來的?
劉老師讓他們都進了院子。
看到江曉萱,他頓時認了出來,很高興的同她寒喧起來。
老規矩,他們說事,周恒充當翻譯。
聽說這些都是對皮影戲感興趣的,都是慕名來學習、來觀摩的,劉老師那個高興勁兒啊,就別提了。
身為老師,都有著教學育人的愛好跟樂趣,有人上門拜師,那是他所高興的事情;
尤其他們還是沖著皮影戲來的,那就更讓他高興了。
這個快要斷掉傳承的老藝術,已經很久乏人問津了,猛然間來這么多年輕人,還是抱著學習的目的前來,他真有些激動。
老何經常和他討論一些皮影戲的事情,譜曲啊,動作戲啊,有時候也會談到一些現代改良,所以他這里,也有一些皮影的物件。
話說回來,關于皮影戲的改良,他和老何各持不同的意見。
他認為,皮影戲到了如今這個年代,是可以稍微改良一下的,以迎合現代化的審美跟口味,要不然,遲早得被人遺忘;
但老何卻認為,皮影戲是傳統經典曲藝,是老藝術,應該秉承老傳統,保存著原汁原味,才是最地道、最正宗的地方皮影戲,最好是連方言唱腔也保存著,要不然,即使勉強被傳承下來,也已經不是原來的了。
兩個人經常爭論,但爭不出個結果來。
爭不出結果也不要緊,也不妨礙他們經常自娛自樂一下。
這些學生們聽著老劉的解說,然后拿著一件件皮影物件,仔細欣賞著,發出了陣陣驚嘆聲。
他們都是影視學院的學生,學的就是關于美、關于藝術方面的,所以對這些物件,都有著自己的審美與思考。
院子里自是熱鬧著,院子外面也開始熱鬧起來,不少人擠在院門口,開始圍觀。
劉老師是全村德高望重的老師,已經七十歲高齡,家里從來沒有什么外地的親戚,這一時間突然來了十幾個年輕人來拜訪,完全激起了村里人的好奇之心。
看他們對劉老師的那些皮影感興趣,嘰嘰喳喳的問著問題,又聽到他們都在說普通話的樣子,都感覺很奇怪。
村里可極少過來說普通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