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急忙看了江曉萱一眼,怕她聽了生氣;但見她只是害羞的看向一邊,沒有反對的意思,也就沒有第一時間替孩子道歉。
她心想,有了這個童言無忌的無心之失也好,捅破了窗戶紙,反而事情還好商量些。
反正這不都是遲早的事情了嘛。當老姐的,總是急于操心弟弟的婚事,當丑角也無所謂了。
于是她問王思齊:“那你有沒有謝謝舅媽呢?”
王思齊哪知道老娘剛剛急得汗都出來了,生怕惹急了未來的弟媳,給弟弟找了麻煩。
她略得意的點頭:“我感謝舅媽了,我還親了她一下。”
一場小小的風波,就這么淡淡的過去——周恒壓根兒就沒想這么多,在他看來,喊舅媽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他雖然還沒向她求婚,但這是肯定的事情,是不會變的。
東西都拿下車后,李蕓蓮又催他們:“快吃中飯,快點洗手去,天氣冷,一會兒菜就涼了。”
趕著他們一堆人吃飯。
然后看著周發強還沒回來,問周恒知道是怎么回事后,又嘀咕他:“你爸那個人就是這樣的,誰跟他拉起家常來了,就一直在那里說,都不知道回家,你看看,多長時間了,多少話也說完了啊。”
雖然是嘀咕,但主要也是怕他回來晚了,要吃冷菜。
好在才準備出去喊他,他就回來了,滿臉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剛剛跟村里人聊天,個個都好一陣夸他兒子,那當然高興了。
李蕓蓮戲謔他:“你看你爸爸,去一趟省城了,嘴角都要翹到天上去了,好像別人都沒有去過一樣。”
一家子立即吃中飯去。
天氣冷,吃熱的暖和一些。
王睿端著碗,啃著油乎乎的排骨走出來,問道:“姥姥,你怎么不吃啊?”
“姥姥吃過了,你們回來得晚,我跟他們一起吃過了。”李蕓蓮回答,手頭還在忙活一些事情。
在院子里,搭著一個曬東西的竹篾器具,她正把剛剛蒸熟的糯米放到上面曬。
這是準備做糯米糊用的。像這樣曬干后磨成面,可以保存很久。平時用開水一沖,加點白糖或者蜂蜜,又好吃又頂餓。
用她的話來說:以前地主婆才有這個吃的,精貴得很,窮人只有聞味兒的份;現在平常人都不稀罕吃了。
以前奶娃子如果奶水不夠,就吃這種糯米糊,孩子能養得白白胖胖的。
在她看來,現在外面賣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兒童零食,哪比得上這些啊!這個又干凈又營養又好吃,多好啊。
蒸好的糯米曬一半,另一半有其它用途,可以做成一種類似年糕的美食。
這并不是人們常見的那種年糕,吃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樣。
那是用糯米泡一夜后,蒸熟,再打成泥,然后搓成長條,定型后切成一片片,像薯片的樣子,然后在鍋里用河沙炒熟。
炒的時候,它會略膨脹一點兒,那種焦香味兒,又酥又脆,帶著糯米香,光是想起來就讓人流口水,實在難以形容。
用河沙炒年貨,是這一帶很流行的,炒花生、炒板栗、炒米、炒爆米花等等,別有一番風味。
這種年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繁瑣,再加上以前過年,周恒只在家里呆幾天,連吃的人都沒有,李蕓蓮已經兩年沒做這種了——現在的年,過得是越來越簡單平常了。
可能年貨做得少了,年味也就淡了吧?
但是今年家里有人吃,她就很樂呵的做起了這個。
一次蒸了那么多糯米,所以再曬一些,做點糯米糊,免得費兩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