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其中一個思路。”劉清明點頭,“我們鄉大部分村子都有稻田和水塘,水資源也夠。如果能在種植農作物之外,增加這種小龍蝦的養殖,應該能給農民帶來一筆可觀的額外收入。”
何群剛解決掉一只蝦,吮了吮手指,插話道:“想法是好,可你怎么知道它有市場呢?”
劉清明笑了:“所以才需要各位領導來檢驗啊。各位見多識廣,覺得它的味道如何?能不能在市場上打開銷路?”
何群說道:“味道還不錯,比較鮮美。就是不知道價格怎么樣?”
“省城有幾家館子在做,價格還算實惠,生意很不錯。”劉清明坦然答道。
吳新蕊說:“你準備把它賣到省城去?”
“可能不止。”劉清明說,“不過初期,還是先在省內市場試試水。”
“這個想法可以。”吳新蕊說,“回頭你可以請省農科院的專家來幫忙看看,評估一下可行性。你自己也要做好前期的市場調查,不要盲目上馬。”
“我記下了。”劉清明趕緊應下,隨即話鋒一轉,“省長,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養殖技術,而是交通。我們鄉的路況,想必您來的時候已經有印象了。”
吳新蕊點點頭:“路況很差,路面也窄,這的確是個大問題。”
“所以,我想以騰飛礦業退給鄉里的那幾個礦作為抵押,向銀行申請一筆貸款,先把路修起來。”劉清明終于拋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希望領導能支持。”
吳新蕊沒有回答,她只是安靜地剝著蝦。
這個問題,是拋給何群的。
當著新任省長的面,何群連個打太極的機會都沒有。
他能怎么說?說市里財政緊張?
剛才吳新蕊已經敲打過他了。
說銀行那邊不好辦?
那是他這個市委書記無能。
他只能硬著頭皮回答:“原則上可以試一試,你們鄉先打個報告上來吧。”
劉清明立刻從隨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雙手遞了過去:“報告已經準備好了,請何書記過目。”
何群在心里罵了一聲,這小子是有備而來!
他擦了擦手,只能接過那份報告。打開一看,眉頭就皺了起來:“六百萬?”
“我不知道銀行那邊是什么態度。”何群把報告合上,“我幫你問一下吧。”
劉清明當然清楚,他不可能當場拍板撥款,哪怕省長坐鎮也不行。
有這個態度,這頓飯的目的就達到了。
“太感謝何書記了!”劉清明立刻表態,“我們全鄉群眾等您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