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一個人,正好帶帶他。小勇很聽話,不操心。”
“你要跑村里,不方便,以后我來帶吧。”劉清明說。
于錦繡沒有跟他搶,她在神臺村的工作確實離不開人,帶著孩子多有不便。
劉清明把行李放進辦公室,將小勇放到自己的椅子上,從包里掏出一根棒棒糖遞給他,輕聲說:“叔叔要去工作,小勇先在這里玩,好不好?”
男孩乖巧點頭,熟練地剝開糖紙,小心地抿了一下。
劉清明給了于錦繡一個示意,兩人退了出去。
“走,去找趙書記。”
兩人來到趙元佐的辦公室。
趙元佐正喝著茶看報紙,見到他們,很是熱情地招呼:“劉鄉長回來了。”
“剛到,來向書記匯報工作。”劉清明說。
趙元佐請他們坐下,問:“還順利嗎?”
“挺順利的。我到省城找了農科院的專家,他們建議我們搞特種養殖,應該會有比較好的經濟效益。”
趙元佐一聽,來了興趣:“詳細說說。”
劉清明拿出幾份材料,給趙元佐和于錦繡各發了一份,自己則在一旁解說:“我們鄉除了靠山的幾個村子,別的地方都不缺水源,這些地方可以進行小龍蝦養殖試點。我打算請搞得好的兄弟地區的技術員來指導我們。”
兩人在省長下鄉時都吃過小龍蝦,印象不錯。
趙元佐問:“銷路能解決嗎?”
“問題不大。我聯系了林城和省城的一些餐館,他們對小龍蝦的前景比較看好,希望能有穩定的貨源。目前省內想搞這個的地區還不算多,我們可以搶占先機。”
趙元佐指了指材料:“你這上面又是板藍根又是梅花鹿的,什么情況?”
“這是針對蒼云山周邊幾個村子制訂的方案。板藍根是一種中草藥,我在山上看到了不少野生的,如果條件合適,我想讓村民開展生態種植,為制藥廠提供原材料。”
于錦繡插話:“梅花鹿是國家保護動物吧,我們能養?”
“梅花鹿的人工養殖,國內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劉清明說,“我約了農科院的技術人員,這兩天可能就會到,他們先實地考察,看看究竟行不行。如果可行,這是一條很好的路子。”
趙元佐合上材料:“辛苦鄉長了。我看這些路子可行,到時候我們上會討論一下,就照你說的執行吧。”
劉清明感謝了他的支持,話鋒一轉:“我收到一個消息,我們鄉可能馬上就要免除農業稅了。”
趙元佐和于錦繡同時一驚一喜。
于錦繡是喜,趙元佐則吃驚地問:“消息可靠嗎?”
“八九不離十,文件可能很快就會下來。這事我昨天也向汪市長匯報了,市里應該也會有所準備。”
于錦繡喜上眉梢:“太好了!這樣一來,村里的工作就好做了。”
趙元佐卻沒有她那么高興,他皺著眉:“鄉里還指望著這點收入呢,這可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