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讓攝影師給每一位老人都拍了特寫。
陳二奇手中那塊寫著“國家柱石”的木板。
獨臂老人高舉的那把刻著“民族英雄”的菜刀。
還有那位身穿舊軍裝的老人,胸前那枚早已失去光澤的五星徽章。
每一個特寫,都充滿了無聲的沖擊力。
拍完素材,蘇清璇將話筒遞向了旁邊的甘新華。
“這位鄉親,你好,我是省電視臺的記者蘇清璇。請問你們今天為什么會聚集在這里?”
甘新華對著鏡頭,毫不怯場,大聲說出了他們來的原因。
“我們是云嶺鄉的村民!我們來,是為我們的劉鄉長請愿的!”
“我們聽說他被市里的人冤枉了,要審查他!我們不服!”
蘇清璇心里涌起一陣暖流,她為自己的男人感到驕傲。
她又問道:“那這三位老人家,為什么會跪在這里?”
甘新華的表情變得肅穆起來。
“是他們自愿的。他們說,要為劉鄉長爭取更多的關注。”
“我們云嶺鄉是革命老區,從大革命開始,就有很多前輩為了今天的好日子,拋頭顱,灑熱血。這三位老人家,就是其中的代表。”
甘新華指著陳二奇。
“陳二叔,是我們村一個普普通通的護林員,一輩子無兒無女,也從沒說過自己的過去。如果不是今天為了劉鄉長,我們誰都不知道,他有這樣一塊功勛牌匾。”
“在我們鄉,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的人。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就上戰場,不怕死。和平了,他們就回到村里,當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如果不是被逼急了,他們永遠不會拿出自己最珍貴的東西,來向政府請愿。”
這番話,質樸,卻充滿了力量。
不僅感動了蘇清璇,也讓周圍所有聽到的人,為之動容。
采訪完村民,蘇清璇拿著話筒,徑直走到了鐵柵欄門前。
她將話筒對準了門內的市領導們。
何群下意識地向后躲了一步,一把將汪明遠推到了前面。
汪明遠倒也坦然,面對鏡頭,他整理了一下衣領,沉聲說道:
“感謝各位鄉親,感謝這位記者同志。今天,你們給我,給我們清南市所有的干部,都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我沒有想到,在我們清南市,還有這么多默默無聞的革命前輩。”
“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感謝你們,在半個多世紀前,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流血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新華夏。”
“也請你們相信我們,我們的黨,還是半個世紀前那個黨,一定會帶領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