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眼下他們正把目光投向了方興未艾的房地產行業。
飯桌上,方小婷表現得十分活躍。
她看似不經意地,把話題引到了劉清明的工作上。
“妹夫,聽說你在體改辦工作?那可是個好地方,站在國家政策的最前沿。”
劉清明淡淡一笑:“就是個寫材料的。”
“寫材料才厲害呢。”方小婷給他倒了杯茶,“你們肯定能最早接觸到國內經濟政策的變化。跟我們這些在市場里摸爬滾打的人說說,未來幾年,有什么大方向嗎?”
劉清明知道,這是在試探自己了。
他放下筷子,想了想說:“隨著我們加入wto,國家在金融方面的管制,肯定會逐步加強,最終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有序、健康的金融和投資環境。野蠻生長的時代,快要過去了。”
方小婷點了點頭,又問:“那現階段呢?很多人都說,互聯網是最大的風口,你怎么看?”
這個問題,問到了點子上。
劉清明看了她一眼,緩緩說道:“風口確實是風口,但風太大,容易把人吹跑。”
“我的建議是,不要過早地全身心投入互聯網。第一次浪潮很快就會到來,但泡沫破裂得也會很快。最好的時機,是在第二次浪潮興起的時候再進入。”
“因為那個時候,能活下來的企業,基本上都有了自己成熟的盈利模式,比現在這種燒錢圈地、盲目跟風的狀態,要可靠得多。”
這番話說完,包廂里安靜了幾秒。
方小婷看著劉清明,眼神里原本的一絲輕視,已經蕩然無存。
她原以為,劉清明不過是個從鄉鎮基層,因為運氣好做出了一些成績,才被破格提拔上來的干部。
沒想到,他對宏觀經濟和金融投資,竟然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甚至比自己這個常春藤名校畢業,在華爾街實習過的海歸,看得還要透徹。
這個男人,不簡單。
同時,方小婷的一些見識,也讓劉清明有些驚訝。
毫無疑問,她就是那種含著金鑰匙出生,從小接受最精英教育的一代天之驕子。
名校畢業,有留學背景,有國際化的視野,推崇西方那一套自由市場價值理論。
她本身的能力也相當出色。
這樣的人,在未來十到十五年,都會混得風生水起。
因為這十幾年,也正是華夏奮起直追,與國際全面接軌的時代,能讓她們這樣的人,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所長。
一頓飯吃完,氣氛融洽了不少。
方小婷這才說出自己的真實來意。
“下個月初八,是我姥爺,也就是你爺爺的壽辰。家里希望……你們能去。”
蘇清璇一聽,立刻放下了筷子。
“我們不去。”
方小婷似乎早就料到她會是這個反應,嘆了口氣。
“說實話,我也不想去。蘇家那重男輕女的老思想,太嚴重了。我跟我媽每次回去,都得受一肚子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