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穿越到這個時代的人問起,該拜誰當老師,十有八九會說張居正。
但白榆就從來沒考慮過張居正,沒別的原因,風險太大。
身處歷史洪流中,不能看到張居正未來的威風赫赫,還要看到死后被抄家滅門的慘狀。
還有就是張居正得意時太過張狂強勢,白榆怕自己忍受不了,鬧出師徒反目的丑聞,影響自己的聲譽。
白榆一邊翻看名冊,一邊對史經歷提醒說:
“不能找已經功成名就、位極人臣的老人,一來他們身居高位,看不上我;二來他們仕途生涯沒幾年了,性價比太低。”
史朝賓明白了,白榆的核心意思就是“未來預期收益盡可能大”。
翻著翻著,史經歷忽然指著一個人名說:“翰林院編修張四維如何?
聽說此人英遇豪邁、交游廣闊,又出自山西富商大族,可謂是有錢有勢!
何況又是翰林院詞臣,名標清流,只要不自己作死,前途必定不會差。”
白榆詫異的看了眼史經歷,這位失節老哥你還是有點眼光的啊。
這張四維在二十年后還真當過幾天首輔,雖說時間不太長,但好歹也是爬到了文官頂端。
而后白榆搖了搖頭,否定了說:“商人重利輕義,容易首鼠兩端、反復無常,非良師也!”
未來的政壇極度激烈動蕩,隨時都有可能逼人做出兩難抉擇。
在原本歷史上,張居正做首輔時遇到丁憂,次輔張四維哭著喊著求張居正奪情留下;
而張居正死了后,張四維身為首輔跳起來猛踩張居正,全盤推翻張居正的新政。
拜了張四維這種老師,說不定哪天就被背刺了。
史經歷還挺納悶的,就你這種人品,還這么挑剔別人的人品?莫非這就叫雙標?
隨即史經歷有看中了另一個人,指著名冊上的名字說:“國子監祭酒潘晟如何?
此人剛正不阿,其他翰苑詞臣都寫青詞希圖幸進,只有此人不屑于此,堅決不寫青詞。
這樣的人品堪稱高風亮節,總能配得上給你當老師了吧?”
白榆:“......”
你踏馬的是不是二極管思維?不想找張四維,就要找這種的?
如果拜這種人當老師,自己在嘉靖朝還有出頭之日么?或者說,還能活下去么?
史經歷見白榆還是不滿意,繼續翻閱名冊,過了一會兒,又看中一個人。
“翰林院修撰呂調陽如何?他可是嘉靖二十九年大比的榜眼,為人溫厚簡樸,有口皆碑。”
這可是未來的大學士,白榆猶豫了一下后說:“可以先作為備選。”
史經歷疑惑的問道:“你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白榆答道:“太偏了。”
“什么太偏了?”史經歷還是沒明白。
白榆心細如發的指出說:“我的意思是,他來自廣西,這地方太偏了。
你放眼朝廷內外,有幾個廣西人?鄉黨太少,勢力就少一大塊,這就是缺憾。”
史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