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新鮮出爐的白秀才,你是不是太過于挑剔了?
如果一起去喝花酒,你肯定是說“換一批”次數最多的那個人!
而后又推薦了幾個人,但白榆始終都不滿意,于是史經歷就不耐煩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滿朝就沒有配得上你的人?
要不你去問問當今最熱門的四大青詞高手,看人家收不收你吧!”
“那倒也不必。”白榆同樣也唉聲嘆氣,“沒想到,稱心如意的老師如此難找。”
四大青詞高手雖然陸陸續續進化成了四大青詞宰輔,但都是和嘉靖皇帝綁定死了的。
而且士林名聲不咋地,在歷史上大都沒干幾年就成流星了。
史經歷快速翻動著名冊,抱怨說:“翰林院、六部、各寺監都翻完了,再翻就是裕王府、景王府的講官了!”
目前嘉靖皇帝迷信玄學,并沒有立東宮太子,裕王和景王是唯二成年皇子,還都在京城居住。
兩位皇子所享受的各方面待遇一模一樣,最后誰能繼承大統,還真不好說。
白榆靈機一動,連忙說:“且看裕王府的講官都有誰!”
史經歷看了眼后,介紹道:“裕王于嘉靖三十一年出閣開講,當時選任的兩位講官是高拱和陳以勤,一直至今,九年未變。”
對歷史愛好者來說,高拱的名頭十分響亮,但陳以勤卻極少有人知道。
白榆在白天很少浪費ai使用次數,但這次忍不住打開ai助手虛擬界面,查詢陳以勤的資料。
陳以勤,四川人南充人,性格極為低調。
嘉靖二十年進士,嘉靖三十一年在裕王府做講官,與高拱一起竭力維護裕王周全。
嘉靖三十九年也就是今年,丁憂回鄉,恰好躲開了徐階和嚴嵩父子纏斗最激烈的兩年。
后來裕王登基,陳以勤在隆慶朝以帝師身份入閣為大學士。隆慶四年,因為與高拱不和睦,陳以勤辭官回鄉。
但陳以勤有個兒子陳于陛,在隆慶二年中進士,萬歷二十二年入閣,創下了大明朝獨一無二的父子兩代大學士記錄。
看完陳以勤的資料后,白榆指著名冊上“陳以勤”三個字,略帶激動的對史經歷說:
“蒼天不負苦心人,這就是上天給我安排的老恩師啊,我觀遍滿朝,非他不拜!”
史經歷無語,你這什么見鬼腔調,是在演什么戲嗎?
你白榆挑挑揀揀的了半天,怎么就看上了這么一個被遺忘的人?
于是史經歷開口提醒說:“現在乾坤未定,如果將來裕王未能繼位,那這兩名講官將來大概也就是王府長史了。
你不是很厭惡政治風險嗎?難道就不考慮裕王不能繼位的風險?
要知道,連當今首輔嚴嵩父子都完全支持景王,裕王日子不是很好過。”
白榆改口說:“對于被動牽扯進低效無益政治斗爭的風險,要盡可能避免。
但裕王能否繼位這種有機會一本萬利的風險,還是可以搏一次的。”
對土著而言,裕王府是風險;但對他白榆而言,全都是機遇,哪來的什么風險?
為表決心,白榆合上了名冊,堅定的說:“就是他了!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裕王府講官陳以勤!”
:<a>https://m.81efdc260.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