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人文之地這么搞,旁邊還是孔廟,場面會不會有點太難看了?
午后,白榆從縣學離開后,回了都察院門房。
又找到錢指揮,將一百兩銀票拍在錢指揮面前,財大氣粗的說:
“先前共欠你七十兩,這里是一百兩,你該倒找我三十兩!”
錢指揮拿起銀票鑒定了一下,隨口道:“你接外快了?縣學里油水也如此豐厚嗎?”
白榆喝了幾口水,答話道:“運氣好,可能遇上一個土財主家的。”
又到第二日,白百戶調集了五十人的持械大軍,“殺氣騰騰”的來到宛平縣縣學。
白榆本人也穿上了正六品武官袍服,胸前有一只彪的那件,挎著見過血的腰刀,大搖大擺的出現在縣學師生面前。
縣學教官劉教諭渾身發抖,不知道是被氣得還是被嚇得,對白榆喝道:“你這是做什么?”
白榆解釋說:“不用驚訝,我一個武官在去上直的路上,帶著刀和護衛,這很合理吧?
今天不是要選拔貢生嗎?快點選,選完了我還要去上直。”
到場的在校面面相覷,這還能選嗎?
站在人群最前方的五個四十多歲老生,大概就是高長江所說的五大學霸了。
就連劉教諭治理縣學,也需要和五大學霸合作,才能維持局面。
這時代學校綱紀廢弛,沒有多少實權的教官威嚴掃地,很多時候只能充當一個管理學校雜務的角色。
學校生員也并不畏懼學校教官,他們真正畏懼的是提學官大宗師,那才是能決定生員前途命運的狠角色。
白榆掃視完五大學霸,然后又給了高長江一個安心的眼神,隨即對劉教諭催促道:“開始吧!”
劉教諭當眾宣布道:“根據資歷和年齡,今年貢生名額該給宋云升。”
一位中年士子從五大學霸中站了出來,朝著眾人點頭示意。
按照朝廷規定,年滿五十歲生員可以獲取一定優待,不用再入學。
所以在校生員里,四十幾歲基本就是最大了。
站在劉教諭身邊的白榆立刻質疑道:“選拔貢生應當注重德才,怎能只看年齡和資歷?”
劉教諭解釋說:“按照制度就是這樣,朝廷意圖是用貢生安撫蹉跎不得志的老生員,所以才以年齡資歷為標準。”
白榆強行非議說:“那也不能只看年齡資歷,完全不注重德才吧?”
劉教諭指著站出來的老生宋云升,對白榆反將一軍道:“難道你認為,宋生就無德無才?”
白榆大聲嘀咕說:“我看他沒什么德才。”
劉教諭:“......”
有你這么說話的嗎?當著面說別人無德無才,人情世故你是一點也不懂啊。
那位老生宋云升接上了話,朗聲道:“在下確實德才不足,甘愿將貢生名額轉讓出去。”
宋云升很清楚,選拔貢生的精髓不在于自己獲得名額,而在于轉讓。
所以就不必在自己身上較真了,反正自己也沒想真去當貢生。
白榆也沒在意,這是原生名額還是轉讓名額,只要最后落到了高長江手里就算完成任務!
于是就對宋云升說:“好!既然你要將名額轉讓出來,那我就提名高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