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糧草送到,我會視情況帶兵返回山丹,倘若我回不來,這山丹就由你做主駐守!”
“是……末將…領命。”張淮滿艱難吞咽著口水。
瞧他那模樣,劉繼隆心里升起一絲擔心。
這群豪強子弟,也不全都是人中龍鳳,大部分人還是能力平平。
“你先退下吧!”
劉繼隆吩咐著,張淮滿也腳步虛浮的離開了廳堂。
瞧著他離去,劉繼隆還沒開口,陳靖崇和馬成便走了上來,二人面露擔憂。
“別將,我跟隨您一起去!”
“我也一樣!”
二人先后開口,劉繼隆卻搖頭道:“你們二人留守山丹城。”
“這……”他們試圖爭辯,可劉繼隆抬手打斷。
“張淮滿志大才疏,留他駐守,只是因為他是校尉罷了。”
“為了防止山丹丟失,我要你們在山丹好好盯著他,如果有什么不對的,立馬向祁連城派出加急!”
經過劉繼隆一番解釋,二人這才冷靜了下來。
“下去準備吧!”
劉繼隆示意二人退下,而他則是返回了自己的院子,讓曹茂為他準備好出行所用衣甲。
衣物甲胄被放到了一匹駑馬的馬鞍上,不過一個時辰,劉繼隆便騎著馬前往了南城。
與此同時,南城外也不斷駛來挽馬車。
這些挽馬車上放置甲胄、兵器與糧食。
三千石糧食和一旅將士的甲胄兵器,這整整需要六百輛挽馬車。
由于挽馬不足,劉繼隆只能抽調耕牛來拉拽板車。
好不容易將物資和車輛湊齊,駕駛挽馬車又需要足夠的民夫,而此時城內十歲以上男子連四百人都湊不齊。
加上還需要留男丁守城,劉繼隆只能征募了未滿十八歲的一百余中男來充當馬夫,同時令將士們將一些挽馬車和牛車連接起來。
如此一來,便是兩三匹馬并排拉拽兩三千斤的物資,但只需要一名馬夫。
從午時開始,劉繼隆他們這支糧隊總算在申時之前做好了所有準備。
臨行之前,劉繼隆三申五令的交代張淮滿,讓他無論發生了什么事都不要擅自做主,而是向祁連城派去塘騎請示。
得到了張淮滿的保證后,劉繼隆這才放下心來,帶著隊伍往祁連山。
九月初的山丹已經染上了秋意,西北風中更是帶著幾分寒冷。
馬背上,劉繼隆策馬來到一處山丘之上,他先是掃視自己的這支糧隊,隨后又眺望遠處的山丹城。
望著那矗立平原之上的山丹城,他心里不免升起一絲忐忑。
只是忐忑許久后,他卻猛然驚醒,忍不住露出自嘲。
“真是太平日子過久了,就連我自己都開始有些怕死了……”
調轉馬頭,他重新整理了一番心情。
伴隨著他抖動馬韁,他個人也匯入了隊伍之中,向南方的祁連城前進。
與此同時,在劉繼隆出發后的一天。
沉悶的馬蹄聲在南方祁連山脈的一處河谷內密集作響,數千人的隊伍正在沿著谷道的方向,往西北方緊趕慢趕。
雖然這數千人都騎著馬匹,甚至隊伍中還有身著甲胄的數百甲騎,可他們的臉上卻寫滿了惶恐。
隊伍之中藏著十余輛馬車,這其中有一輛馬車十分寬大,足夠容納七八人。
馬車四周由甲騎拱衛,同時馬車車頂還插著一面巨大的旌旗,以此彰顯著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