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如此,他面上依舊尊敬高進達,并向他介紹宮門情況。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少陵野老的這首詩,所寫的便是建福門下早朝待漏時的盛況。”
舍人驕傲介紹著,同時帶著高進達穿過建福門甬道,走入廣場中。
那鋪設石磚的廣場讓高進達瞪大了眼睛,不敢想象這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
遠處的高大宏偉的含元殿更是讓高進達心馳神往,不敢想每日在這外廷忙碌是何種心情。
只可惜,歡迎他的場景并非含元殿。
舍人帶著他穿過含元殿旁的光范門、昭慶門,來到了規模遠不如含元殿的宣政殿面前。
即便如此,宣政殿下的高進達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他跟著舍人一步步走上臺階,最后站在宣政殿前,接受了監門校尉“門籍”后,便安靜等待著召見。
“不能直視至尊,入殿后要低頭做人,莫要稱至尊,要稱陛下。”
舍人低聲提醒著,而宣政殿內也響起了唱禮聲。
“宣……沙州押牙高進達入殿參拜!”
“進去吧,腳步要沉穩,要行大禮。”
在舍人的提醒中,高進達小心翼翼的走入了那高數丈的殿門。
他脫鞋上殿,手持笏板,緊張的幾乎忘記了呼吸。
在他的一步步中,身穿各色官員常服的官員被他越過,直到提醒他的咳嗽聲響起,他才后知后覺的停在了原地。
他的余光看到了左右兩側的官員,他們正襟危坐,目光都盯著自己手上的笏板。
高進達緩緩跪下稽首,唱聲道:“臣高進達稽首,上千萬歲壽!”
“平身……”
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高進達這才緩緩起身。
“賜座……”
“謝陛下……”
聲音再度響起,一名宦官端來月牙椅放在高進達身后,高進達也學過如何就坐,因此便在謝禮后坐下。
那月牙椅并不大,放在兩腿中間,剛好夠屁股坐下,也不壓迫雙腿。
“陛下,此乃沙州義旅之首張議潮所寫手書,請陛下閱覽!”
高進達剛剛坐下,便雙手呈上了懷中那封書信。
這封書信,他從沙州保護至今,近兩年時間才終于得以帶到長安。
在他呈上書信后,書信很快被宦官接過,向上送往高臺。
高臺之上,大唐皇帝李忱接過書信,將其緩緩打開。
他長相不算英俊,四旬臉上充斥著上位者的威嚴。
一封不算長的信被他閱覽得十分仔細,信件上的暗紅色更是讓他黯然。
良久之后,他才恍若隔世的感嘆道:“昔年河西繁華,至今卻成了如此模樣。”
“高押牙,你將河西之事盡數道來,好讓百官也知曉爾等壯舉!”
“臣遵上諭!”
高進達回應過李忱后,便將這些年河西的情況盡數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