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收復!伊州收復!!”
寒冬臘月間,隨著一隊塘騎從城門策馬向衙門沖去,城內的百姓紛紛伸出脖子,面面相覷。
“伊州是哪?”
“好像是西邊吧。”
“西邊啊……若是東邊就好了……”
臘月中旬,張議潮收復伊州的捷報由西向東傳到了甘州,與捷報一同抵達的,還有即將啟程的張議潭一行人。
“唏律律!!”
當軍馬的嘶鳴聲響起,張掖西城城門處,身著冬衣的張議潭翻身下馬,看向了急匆匆走來的張淮深。
“阿耶,您真的非去不可嗎?”
張淮深急匆匆走到跟前,顧不得作揖便追問起了張議潭。
面對張淮深,張議潭卻只是笑著打量他,末了吐出一句:“瘦了。”
“阿耶!”
張淮深加重語氣,眉頭皺得化不開。
張議潭還是沒有回答,而是轉身從馬鞍上取下一件白色的披風,手一抬便為張淮深披上。
待他系好披風,他這才滿意點頭:“這樣看上去就壯實多了。”
張淮深本欲發作,卻聽張議潭道:“這是你娘親為你縫制的披風,我這番去長安,恐怕難以回來了。”
“若是能有幸抵達長安,屆時還需要你派兵將你娘親他們護送過去。”
“河西沒了你叔父和你不行,但沒了我卻還有別人。”
“有你們叔侄二人在,我便放心了……”
他笑容內斂卻炙熱,讓張淮深都仿佛感覺不到寒冷。
“這是敦煌的帛書,分別是張掖和山丹將士們的擢升帛書。”
“我本想去山丹看看你們口中的那個劉繼隆是什么樣,不過我還要前往北邊的居延澤和回鶻議和,怕是沒有時間過去了。”
“議和?”張淮深雖然早就猜到了,可聽到這兩個字卻還是臉色難看。
瞧他這模樣,張議潭不由嘆氣:“你什么都好,就是不善處理關系。”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回鶻固然是豺狼,可吐蕃才是虎豹,事情緩急得分輕重。”
“沒有打通河隴前,我們只能走漠南前往大唐,故此才要與回鶻議和,這點你知道,可你卻放不下面子。”
“你這舍不下臉面的性格,遲早有一天會害了你。”
“我若在,尚且能護著你,可我若是不在了,那你……”
終究是自己的孩子,張議潭不舍得說得太重。
張淮深也不想讓他放不下,因此躬下身去,緩緩作揖:“孩兒知道了。”
“走吧,帶我看看你治下的張掖。”
張議潭示意他帶路,張淮深也自愿做起了導游。
他帶著張議潭走遍張掖城內,其中情況讓張議潭有時皺眉,有時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