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貴族、豪強來說,羊肉、牛肉、鵝肉才是貴肉,而豬肉雖然油脂豐富,卻因此養殖環境和味道等問題,一直都是賤肉。
不過高進達上次在張掖留宴時,也確實提起過山丹的豬肉格外好吃。
這好奇心上來了,李渭也提起了精神:“那我還真要好好嘗嘗。”
“對了……”李渭看了看四周,隨后才道:“這山丹平日里若是有馴服不化的老牛,也可屠宰屠宰,張掖那邊急缺皮革。”
李渭在暗示劉繼隆可以殺牛,而劉繼隆聽后也是一愣。
牛畢竟是重要的勞動力,盡管草原上的牛沒有經過農耕馴化,但抓捕之后訓練幾個月,大部分還是能老老實實耕種的,那種不順從的牛,始終是少數。
正因如此,哪怕劉繼隆來到山丹已經十個多月,他能吃到牛肉的日子也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眼下見李渭這么說,他立馬就想到了高進達與他交代的一些事情。
高進達在酒宴上曾說過,朝廷雖然明令禁止百姓私殺耕牛,但卻不禁食牛肉。
因此,許多耕牛常常以摔死、老死等名頭被百姓私殺,最后販賣于市。
不曾想河西也明令禁殺耕牛,可豪強們為了口腹之欲,卻還是能想出辦法來殺牛。
對此,劉繼隆也只能唏噓一聲。
他不會去殺青壯年的牛,但一些無法馴服的牛和老牛還是可以殺的,畢竟制作甲胄需要足夠的皮革。
“李別駕放心,今日清晨才有一頭牛因老邁而摔死,飯桌上自然不缺牛肉。”
劉繼隆笑著示意李渭進城,而崔恕聞言則是低聲與一名直白吩咐。
那直白聽后,騎馬向畜舍而去。
李渭將這一切盡收眼底,最后笑呵呵的與劉繼隆說道:“不急,還是得先交接一下文冊。”
說著,他從馬背上的一個布包中取出文冊遞給劉繼隆。
“刺史有言,令府庫調糧五萬石、錢一萬五千貫給山丹,供山丹開墾,犒軍所用。”
“不過刺史也有交代,令我從山丹調軍馬五百、挽馬兩千、耕牛一千及牧群兩萬返回張掖。”
“眼下我帶來了一萬石米麥,以及錢一萬五千貫,請劉折沖檢查后于文冊上蓋章。”
李渭說罷,劉繼隆便在心底蛐蛐張淮深。
合著這廝一直對那五百匹軍馬耿耿于懷,而且還要帶走三千耕牛挽馬和兩萬牧群。
“李別駕放心,明日我令人準備,后天一早便可供別駕帶回張掖。”
“那就好……”
二人討論幾句后,劉繼隆便讓崔恕接管這批錢糧,自己則是為李渭帶路前往了衙門。
眾人剛剛走進衙門,劉繼隆便笑道:“這山丹的豬肉,得我親自下廚才能好吃。”
“李果毅和李別駕你們父子多月未見,我們便不打擾你們了,一個時辰后開宴再痛飲幾杯。”
他主動提出離開,崔恕等人見狀也跟著說起了有事要離開。
眾人將宴席定在了一個時辰后,而李渭也帶著李儀中前往了衙門的縣丞衙內休息。
父子二人一路無言,直到來到縣丞衙,隨著李氏子弟兵將縣衙四周角落占據,李渭這才入座舒緩一口氣。
“那劉繼隆,可曾欺辱你?”
“那倒沒有,劉繼隆這人還是很大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