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鐸羅,我暫授你為三軍觀察使,糾正大軍南下路上的不合理舉措,你覺得如何?”
“末將定不辱命!”
劉繼隆弄出了個不存在的官職,尚鐸羅則是連忙應下,而張昶他們也沒有露出其他表情,都是由衷為尚鐸羅高興。
畢竟在剛才,尚鐸羅就已經展示了他在隴西作戰的經驗。
單從這點來說,帳內沒幾個人敢說比他更熟悉隴西,因此由他擔任觀察使倒也應該。
“此時,末將有一個問題!”
忽的,坐在角落的鄭處忍不住出聲,眾人先后朝他看去。
面對這些目光,鄭處鎮定自若,起身作揖道:“刺史,我軍既然要去隴西,那打出的軍號還是歸義軍嗎?”
鄭處的話,讓眾人又將目光投向了劉繼隆,畢竟他們這次南下過后就進入隴西了,而歸義軍是唐廷給張議潮的軍號,并且還僅限于瓜、沙二州。
他們如果用歸義軍的軍號在隴西地界,那確實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感覺。
對此,劉繼隆并未糾結:“管他作甚,大不了將河西的稱呼為河西歸義軍,我們就當隴西歸義軍!”
“對!”張昶立馬附和,而馬成也跟著附和道:“管朝廷那么多干嘛,我們用著舒心就行,反正朝廷也不給我們發軍餉!”
“就叫歸義軍!”李驥也跟著說道:“除非朝廷給刺史隴西節度使旌節,不然我們不改!”
“哈哈……沒錯!”耿明和斛斯光也跟著笑了起來。
陳靖崇、尚鐸羅和鄭處沒說話,但他們臉上笑容卻代表了他們的態度。
顯然,經過唐廷拒絕授予河西節度使旌節給張議潮,加上劉繼隆前往隴西自立門戶等事情,帳中諸將也漸漸看開了。
他們不再幻想著盛唐美夢,而是回到現實,因地制宜。
劉繼隆看著這一切,高興的同時,也不免升起了報復唐廷的想法。
廟堂之上的那群家伙不是想用歸義軍來局限他們嗎,那他就用歸義軍的名號把事情搞大,看看到最后是誰收不了場!
“行了,天色不早了,我讓曹茂弄些吃食,吃完之后就回去休息吧。”
劉繼隆交代一聲,隨后便召來曹茂,讓他去找兵卒弄些吃的。
雖說離開了山丹,沒了那么多牧群,但眾人在一起同甘共苦,遠比一人吃肉,其余人喝湯要舒服。
瞧著大伙吃的一樣,便沒有想要攀比的心思了,自然吃得香甜。
很快,吃飽喝足的眾人先后散去,而尚鐸羅也成了香餑餑。
張昶、馬成他們摟著他去休息,看樣子是要把尚鐸羅在隴西的經驗榨干。
瞧著他們說說笑笑,打打鬧鬧的離去,劉繼隆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不過笑歸笑,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例如總結今日尚鐸羅與他所說的這些經驗和隴西情報。
將這些情報記錄下來后,劉繼隆這才躺下休息,而床頭的燭火也漸漸消沒。
也不知過了多久,隨著曹茂將他喚醒,他便起身簡單洗漱了一番,隨后開始指揮大軍拔營。
帳外的天色還是黑的,伸手不見五指。
雖然是盛夏,可寒風吹著,不免有些冷意。
劉繼隆披了件繡袍,隨后便在軍營中走動起來。
每個帳篷面前都停著一輛挽馬車或黃牛車,將士們將帳篷、兵器、甲胄和糧食放在車上,見到劉繼隆的同時朝他行禮。
陳靖崇他們都已經起床,三萬四千石糧食很多,五千輛挽馬牛車僅僅能運載甲胄兵器及兩萬石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