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鐸羅、張昶他們先后吶喊著,而走入城內的隴西歸義軍將士們也隨之附和。
漸漸地,他們的聲音向四周傳開,更有甚者翻身下馬,上前將跪著的奴隸一一攙扶起來。
“自今天開始,你們是民,不再是奴隸,都站起來……不準跪!”
感受著攙扶起自己的雙手,這些百姓抬頭與隴西歸義軍的將士們四目相對。
將士們笑容燦爛,好似剛剛升起的太陽,溫暖人心。
“臨州解放!狄道解放!!”
劉繼隆抖動馬韁,策馬沖向衙門的同時,不斷傳播著這句話。
尚鐸羅、張昶他們數百人策馬跟上,都在隨他高呼解放。
得知解放的百姓跟在他們身后,奮力跟隨著他們,揮動雙手向同為奴隸的其它百姓解釋。
他們身后的人越來越多,歡呼聲蓋過了他們呼喊解放的聲音,可這足夠了,因為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臨州解放、狄道解放。
劉繼隆他們來到衙門后下馬走入其中,將士們則是將衙門包圍了起來。
他們包圍了衙門,可隨后跟來的百姓卻包圍了他們。
百姓們的眼中充滿了感激與淚水,他們的目光在將士們的身上流轉,仿佛想要透過那身鎧甲看到他們金子般的心。
“謝謝你們解放了我們!謝謝!謝謝啊……”
“磕頭,我們得磕頭啊!”
“別磕頭,我們不興磕頭!”
被解放的百姓們自發開始磕頭,一邊哭一邊磕。
許多年輕的將士們連忙上去攙扶,陳瑛也是其中一位。
他扶起了一位瘦到脫相的六旬老者,不等他開口,這老者便用那顫抖的聲音,哽咽著訴說起自己的經歷:
“我的兒子是奴隸,阿爹是奴隸,耶耶也是奴隸……”
“你們沒來前,他們都被累死了,家里只剩下了我和兩個孫娃娃。”
“我想過帶著他們逃跑,可那些逃跑的人都被抓了回來,被掛在城門上曬死。”
“我不敢……我怕……”
“現在你們來了,我們不用跑了,他們能活下來,能健健康康的活到長大!”
他眼含熱淚,粗糙而干瘦雙手緊緊地抓著陳瑛的手。
他身旁跟著兩個瘦到露骨的娃娃,明明有五尺高,可看上去頂多只有五六十斤,瘦得滲人……
像他們這樣的人家還有很多,此刻都在感激著隴西軍的將士們。
每當提及曾經,他們眼底都包含熱淚,可一旦提起隴西軍的到來,他們的眼中便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這是我們能拿出來的最好東西了,收下吧!”
“收下!別走!”
“別拋下我們,我們愿意幫你們種地……”
許多人不知何時趕回家中,手里拿著家中積蓄已久的陳糧,亦或者發霉大半的野果和干菜。
雖然已經發霉,可這卻是他們能拿出最好的東西。
他們將這些“珍貴”的禮物遞給隴西軍的將士們,眼里滿是誠懇與感激,仿佛這是她所能報答的全部。
“我們有軍規,不能收百姓的東西!”
“刺史說了,不拿百姓一粒米、一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