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自己可以走入內堂,俞從暉欣喜跟上腳步,不多時便跟著劉繼隆走入內堂坐下。
“這楊知溫是個什么出身?”
入座后,劉繼隆便詢問了這楊知溫的身份,而俞從暉也連忙解釋道:
“這楊知溫乃虢州弘農楊氏出身,前朝會昌四年登進士第。”
“只可惜剛剛登進士第,便因為其母病逝而回鄉守孝三年。”
“待守孝結束,先帝駕崩,至尊即位后不喜先帝留下諸臣,這楊知溫便投入禮部侍郎封敖門下。”
“封敖不得至尊所喜,因此出任山南西道節度使,楊知溫以參軍身份入山南西道衙門任事。”
“那封敖年老,擔心節帥舉兵攻入山南西道,因此特意命楊知溫與節帥聯系,這才找到了某的身上。”
俞從暉簡單說清楚了封敖、楊知溫的關系,劉繼隆便問道:“那楊知溫人在何處?”
“他在興州等待某的消息。”俞從暉連忙回答。
聞言,劉繼隆沉默片刻,半響后才說道:
“依你之見,我若是接見這楊知溫,這楊知溫是否會準許我遷徙饑民進入隴西?”
“這……”俞從暉咽了咽口水,他一介商賈,怎么敢討論這種事情。
只是他想了想自己的身份,他身為隴西的牙商,自然要為劉繼隆做事。
劉繼隆強壯,他才能繼續做生意,若是劉繼隆栽倒,那他也會被朝廷清算。
想到這里,俞從暉這才說道:“封敖老邁,若是有楊知溫幫忙說話,即便不能直接遷徙饑民,我們也能用別的法子把饑民帶來隴西。”
“別的法子?”劉繼隆好奇看向他,俞從暉也連忙解釋道:
“無非就是把饑民打入獠蠻的奴籍,然后成批帶往隴西。”
“只要封敖、楊知溫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某等再打點好沿途各州,大概不會出問題。”
“只是這打點少不了,每個人數百錢乃至上千錢都有可能。”
俞從暉把事情說了個清楚,劉繼隆聽后眼前一亮。
在他看來,別說數百錢換一個人,就是兩貫換一個人也是賺的。
三川的饑民數以萬計,但凡能帶回兩三成,都足夠劉繼隆同化番人。
這般想著,劉繼隆目光重新回到俞從暉身上:“某需要你派人為我走一趟,請楊知溫來復津與我會晤。”
“節帥放心,某定會派人將楊知溫接來復津的!”俞從暉連忙行禮。
見狀,劉繼隆繼續道:“你若愿意,便將你的家眷接往臨州狄道,某令人安置他們。”
“待我與楊知溫會晤后,隴西的牙商便歸你節制。”
“某定不辱命!”俞從暉聞言激動,連忙起身,作勢便要稽首。
好在曹茂上前扶住他,而劉繼隆也開口道:“某麾下不興稽首,作揖便可。”
說罷他站起身來,帶著曹茂朝外走去。
“某會在復津待十日,希望俞押衙能為某帶來好消息。”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