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這個位置,還真好賺錢啊!”
九月中旬,楊復恭經過來回兩趟的貨物運送,以及十余日的精挑細選,最后帶著足數的騾、馬返回了劍南道。
當然,他也留下了三百七十二匹織錦和七千五百匹絹帛。
一筆生意談成,劍南道與隴右道的商道也即將開通,這些消息讓劉繼隆十分高興。
他笑著走回衙門,入座后便大手一揮:“旅帥及以上的弟兄,每人一匹織錦!”
“節帥,這次還是算了吧。”
見劉繼隆又大方犒賞,張昶連忙站出來打斷道:“您上次賞賜太多,弟兄們心里都不是滋味。”
“是啊節帥!”
“節帥,留著收復鄯廓后再賞賜吧。”
諸將也勸阻著劉繼隆,對于他們及下面的弟兄而言,劉繼隆給他們的東西確實太多了。
各州縣的磚瓦房,足額的軍餉,時不時賞賜的絹帛和金銀器,以及掃盲學習的機會和足夠的尊重與撫恤。
得知劉繼隆沒留下一件金銀器和錦彩給自己,許多將領都向張昶抱怨,讓他勸勸節帥。
若是攻城拔地后賞賜還沒有什么,可他們這些日子除了訓練外什么都沒干,突然拿賞賜,他們還是有些過意不去的。
劉繼隆聞言打趣:“你們這群夯貨,真是山豬吃不了細糠!”
面對他的語出驚人,眾人卻不覺得被調侃,而是笑著承認下來。
“是啊,我們是山豬,您還是留著下次再犒賞我們吧。”
“沒錯沒錯……”
瞧著他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劉繼隆只能看向崔恕:
“這樣吧,織錦我留下,那一千匹絹,就賞賜給收復洮疊松三州而傷殘的那四百五十四名將士吧。”
“每戶發兩匹,剩下的你們看看哪家比較清貧,便一并給了。”
聞言,崔恕也無奈道:“節帥,您給烈屬們的賞賜和照顧夠多了,中秋節的時候,下面的直白連面粉都送不出去。、”
劉繼隆對烈屬的照顧確實不少,逢年過節就是麻布米面,正因如此,隴右軍的將士才養成不怕死的性格。
于他們而言,即便他們死了,節帥也會照顧好他們留下的烈屬。
在這一點上,整個大唐只有劉繼隆會那么盡心盡力。
“告訴烈屬們,若是不收這些絹帛,那我晚上就去鳳凰山跪著,告訴弟兄們我沒照顧好他們的烈屬!”
劉繼隆嬉皮笑臉說著,總之是想著辦法讓烈屬們收下絹帛。
崔恕見他固執,也只能搖頭嘆氣的應下這件事。
“節帥!”
得知他們回來,高進達也拿著厚厚的文冊走入了正堂,高興作揖道:
“各州秋收的文冊交上來了,另外還有洮疊松三州的圖籍也交上來了。”
高進達獻上文冊圖籍,同時對眾人說道:
“蘭河臨渭四州按照五稅一,成武岷宕洮疊松等七州暫時收取全糧,刨除百姓吃食后登籍造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