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茂先行作揖:“利州的那七千四百多人被安排去了大夏縣和渭源縣。”
“除夕前夜,俞從暉、王燾他們從劍南道、山南西道帶來的四千多百姓也恢復了良籍,安排去了河州的抱罕。”
“下官算了算,去年我們從各州所獲人口,合計二萬一千四百六十七口。”
眼下曹茂專職負責對南邊的口馬貿易事宜,對這些情況自然清楚。
不僅如此,他也負責牙商們在各州所置“三仙樓”的情報工作。
說是情報工作,其實就是把各州民間能打探到的消息,通過信鴿送來狄道。
不過隴右人煙稀少而多山,故此山中猛禽不少,消耗的信鴿很多,因此除了極其嚴重的情報外,各樓都是一月稟告一次。
“臘月間,南邊沒有什么大事發生,唯一一件大事,估計就是東川節度使換為了前兵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韋有翼。”
“俞從暉、王燾等人在南下前便已經與下官交代,若是韋有翼想要阻止衙門在東川的口馬貿易,那他們會想辦法拉攏韋有翼的。”
為了做生意,俞從暉和王燾等人也沒少為隴右出力。
得知南邊沒有什么大事能影響到口馬貿易,劉繼隆便安心點了點頭,目光投向了高進達。
高進達見狀,當即作揖道:“如今隴右有戶四萬七千六十四,十九萬九千六百二十七口。”
“耕地一百四十二萬四千三百五十七畝,另有三十四萬六千五百一十一畝的一、二年復墾地。”
“按照去年的速度來看,今年也能開墾最少二十萬畝荒地為復墾地。”
“此外,隴右在河州、臨州、渭州、蘭州、岷州有牧場九十二處。”
“牧場內有育種軍馬二千六百四十五匹,乘馬七千六百五十四匹,挽馬三萬六千二百六十匹,黃牛五萬六千余二十七頭,羊十八萬五……”
“府庫中,尚有金銀銅錢折色近十三萬貫,糧四十二萬六千余石,豆四萬三千余石,麻布三十三萬七千余匹,織錦……”
高進達如數家珍般將隴右的各種情況進行匯報,最后做出總結道:
“以府庫牧場之存續,尚可供隴右軍政運轉十四個月。”
“此外,隴南七州的稅收將于今年轉為正常,按照五稅一的稅率,今年稅糧應該不超過四十萬石,其它各類絹帛麻布及牙商所販,最少收入十萬貫。”
“眼下都護府的軍政度支為軍隊度支二十三萬二千余石,各類雜項四萬貫。”
“政衙度支十二萬六千余石,各類雜項五萬貫。”
“算下來,今年應該是能結余三萬石及一萬貫的。”
隴西作為隴右糧倉,在養軍一萬六千二百,養官吏一千七百,養工匠五千四百的情況下,卻依舊能夠結余,這不得不令眾人驕傲。
雖說沒有大唐的犒賞會讓日子難過些,但隨著人口增加,農業開發,隴右的日子始終會越來越好的。
眼見高進達說完,張昶這才作揖道:
“節帥,去年軍中有軍馬八千六百四十七匹,因為戰事而折了七百二十九匹,需要從牧場內補充。”
劉繼隆頷首:“補充吧!你找高長史打條子,我圈紅。”
“是!”張昶應下,而劉繼隆見狀也詢問道:“李商隱這幾日在干嘛?”
“末將在帶他了解州衙情況,另外準備在他熟悉情況后,派他前往長樂縣,帶著長樂縣的百姓興修水利,開墾荒田。”
“對了節帥,李別駕想見您。”
張昶回應著劉繼隆,同時提到了李商隱想見他的事情。
對此,劉繼隆自然不會推辭,畢竟他很喜歡李商隱的詩。
前幾日之所以沒有見面,主要還是因為年關太忙,抽不出空來。
現在忙完了,他也就能好好見見這個李商隱了。
“現在沒事,你派人傳他過來吧。”
“是!”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