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李別駕你向外招募一些寒門子弟,讓他們來隴西擔任要職,哪怕是只懂經史典籍者,也能在大學擔任博士,以正七品待遇撫之!”
聞言,李商隱呢喃道:“大學、小學……”
見狀,劉繼隆也說道:“《禮記·王制》中有云:王子命之教,然后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
“我這里沒有那么多錢糧建造離宮,只稱大小學時因為容易區分。”
劉繼隆所說的《禮記》內容,翻譯過來便是:“天子命令辦教育,然后設立學校。小學設在王宮的南邊左側,大學設在郊外。天子的大學叫辟雍,諸侯的大學叫頖宮。”
辟雍是周天子為世子及貴族子弟設立的大學,四周有水環繞,其形如璧,故稱辟雍。
頖宮是周代諸侯所立大學,僅東、西兩門以南有水,其北無水,故稱頖宮。
老實說,即便李商隱也曾看過《禮記》,也花了不少時間才回想起劉繼隆所說的這段話。
“節帥之才學,真令下官佩服……”
李商隱不免敬佩作揖,而劉繼隆表情輕笑,心里卻汗顏。
這些東西,都是他昨夜詢問封徽,然后通過翻書才學到的知識,可比不上李商隱他們這種信手拈來的厲害。
“下官在各鎮幕府中任職日久,也知曉不少庶族子弟。”
“待我修書與他們,即便他們不來,也應推薦所識之人前來。”
“不過以國子監為名,這未免有些逾制,不如先將人請過來再說。”
李商隱與劉繼隆商量著,劉繼隆自然沒有不同意的說法。
為了保障李商隱能帶來足夠的人,他還做出承諾道:
“凡是來到隴右,有所才學之人,皆實授官職,即便不滿隴右而離去,某也會發其路費,送其歸鄉。”
這年頭的寒門庶族,沒兩把刷子,還真不敢來藩鎮任職。
哪怕有濫竽充數之徒,劉繼隆也有辦法把他們趕走。
至于他們日后是否會登高位,又或者會不會在教學過程中影響到隴右的學子,這點劉繼隆也并不擔心,因為他早就有了后手。
想到這里,劉繼隆起身對李商隱作揖,而李商隱也連忙站了起來。
“勞煩李別駕了!”
“節帥哪里話……”
李商隱作揖起身后,便繼續說道:“既然節帥無事,那下官先回府上,向諸多庶族子弟寫信送出。”
“李別駕慢走。”
“節帥留步……”
二人推脫幾句,便各自離開了正堂。
李商隱已經忘記了自己一開始的目的,現在只想著完成劉繼隆交給他的任務。
至于劉繼隆,他則是走出了都護府,朝著城內某處巷子走去。
“劉節帥!”
“節帥!”
“節帥……”
“大家新年好啊!”
街道上,許多百姓見到劉繼隆,紛紛朝他作揖打著招呼,劉繼隆也熱情回應著新年好。
雖然狄道已經下雪了,但眾人笑容洋溢,只覺得四周的氣溫都高了不少。
經過熱情的信念招呼后,劉繼隆也帶著幾名親兵來到了距離都護府三百多步外的一處巷子,并直接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