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劉繼隆也就沒有上心,也沒有追擊的心思。
吐谷渾地區固然重要,但那是建立在高原上有吐蕃這種統一政權的情況下。
現在高原四分五裂,吐谷渾地區也四分五裂,出兵打他們固然能收獲一些牧群,但這些牧群完全可以通過貿易和外交手段獲得,沒有必要動兵跑到三千多米海拔的地區作戰。
“派人前往吐谷渾各部傳消息,倘若有人能帶來拓跋隆業的首級,我便冊封他為西海游奕使,可以在鄯城與我隴右互市。”
劉繼隆平靜開口,只是一句話,便決定了拓跋隆業的下場。
吐蕃鼎盛時都需要大唐的貿易,更別提當下分裂的吐谷渾地區了。
一個互市資格,足夠讓他們搶破頭,拓跋隆業的首級也將成為香餑餑。
隴右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好好治理鄯州就足夠了。
想到這里,劉繼隆目光看向鄭處:“鄭處!”
“末將在!”鄭處心底早就有了準備,可當這一刻來臨時,他卻還是難掩激動。
“茲授你為鄯州刺史,另令鄯州鎮節度使。”
“末將領命,謝節帥隆恩!”
隨著劉繼隆宣告鄯州刺史的人選,鄭處立馬作揖行禮,同時言語表示感激。
劉繼隆頷首道:“鄯州為我軍抵御吐谷渾諸部的一線,我會留下六團兵馬給你,另外需要你再募三團兵馬。”
“明歲元日前,我希望你能把鄯州的人口、耕地圖籍交到都護府。”
“節帥放心,末將定不辱命!”鄭處連忙表態,而劉繼隆也道:
“收復鄯州的速度比我想的要快,如此看來,倒也不用等到明年再收拾論恐熱了。”
“李驥……”
“末將在!”李驥作揖行禮,劉繼隆交代道:
“明日你點齊三千精騎,隨我南下龍支城。”
“末將領命!”李驥應下,劉繼隆又看向張昶:
“鄯州局勢還沒穩定,張昶你帶步卒坐鎮此地,等秋收后再收兵返回各鎮。”
“是!”張昶應下,而陳瑛、曹茂則是先后作揖道:“節帥,那我們……”
“你們明日隨我南下龍支。”劉繼隆不假思索回應。
二人見狀作揖,如此便敲定了收復鄯州后的諸多事宜。
隴右九鎮增至十鎮,管兵一萬八,管吏兩千四,管民約二十五萬。
除河州一千四百名民夫需要返回河州,剩余四千六百名民夫則是被安置在了鄯州。
如此一來,漢人毫無根基的鄯州中,便有了七千六百漢人青壯。
原本鄯州的兩萬番眾,如今有近六千跟隨拓跋隆業逃亡吐谷渾,五千多被劉繼隆強行遷徙至三州三縣,剩下的不足八千,也算均衡了當地人口。
待后續再遷徙一些百姓過來,漢人在鄯州的地位就再度占據主導了。
一盤棋下完,接著便要開始另一盤棋了。
七月十八日辰時,劉繼隆率領李驥、陳瑛、曹茂三人及兩千八百多名未負傷的精騎南下。
在他們抵達龍支前,龍支城的尚摩鄢便已經得知了拓跋懷光敗亡的消息。
對此,他來不及感嘆便得知了劉繼隆南下的消息。
二十二日,劉繼隆率軍抵達龍支城下,并在城外扎營,傳召尚摩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