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若我等自籌錢糧,只要能堅持到秋收就行。”
魏謨這話說完,堂內官員臉色一變。
誰不知道西川富商都已經被借光了,如今肯定不會再借糧食了。
既然如此,擺在他們面前的,恐怕也只有官員自籌了。
“老夫愿意變賣府中器皿,捐糧二千石。”
“我愿意捐糧五百石。”
“我愿意捐五十石……”
“某愿意捐八十石……”
“某……”
魏謨發起號召后,楊復恭立馬表示愿意捐糧五百石,至于其他官員則是從十幾石到幾十石不等。
待堂內數十名官員話音落下,所籌糧食不過三千二百余石。
這點糧食,頂多夠那些饑民吃半個月。
“朝廷既然不管,還不如將一些饑民當做口馬販賣給隴右,得了錢財后,再買糧賑濟災民。”
“對啊,哪怕賣一半,救活一半,也比全都餓死或作亂要好吧?”
眼見自籌糧草杯水車薪,生怕魏謨再讓他們出錢的官員們,竟然開始主動倒向了隴右。
“你們……”
楊復恭忍不住瞪了眼眾人,他可是知道這群人有多富裕的。
誠然他捐的也不多,但這已經是他明面上能拿出的最多糧秣了。
如果他再拿多些,恐怕會被朝廷注意,南衙北司的官員都會彈劾他貪腐。
為了保全自身,他只能捐五百石。
“好了,你們先退下吧,子恪留下。”
魏謨忽然開口,眾人心知肚明,紛紛松了一口氣。
“我等告退……”
來時拖延,走時匆匆。
瞧著這群人那丑惡的模樣,楊復恭攥緊拳頭,待眾人走后,楊復恭立馬作揖道:
“使相,某愿意私下再捐二千石!”
“不夠的……”魏謨搖了搖頭,臉色呈現病態的蒼白,時不時咳嗽。
巴蜀的氣候,確實讓他這個北方人十分難受,肺病幾乎沒有停下來過。
“八萬饑民若是處理不好,必然會引起民變。”
“咳咳……他們說的也有一定道理。”
“我已經決定將饑民中的青壯作口馬引往隴右,所販錢糧,一作賑災,二作修葺關隘之費用。”
“只是這件事,還需子恪你走一趟。”
魏謨說出這番話時,臉上的慘白更重。
他此生清廉正直,沒想到臨老卻要做這種事。
楊復恭有些不忍,但魏謨接著道:
“此行若能救活八萬饑民,也算是我為官在任最后一件善事吧,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