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時至六月,隴西山中雷鳴不斷,煙塵使得四周山林蒙上一層白灰。
這是岷州與臨州交界處的山林中,而這些不斷作響的雷鳴聲,則是工匠與民夫在擴修官道的結果。
為了日后的防御反擊作戰,劉繼隆命令各州利用火藥來擴修官道。
隴右原本的官道,大部分是兩丈寬,少量是一丈寬。
如今經過劉繼隆下令,所有官道都必須修出三丈寬。
正因如此,如今整個隴右地界,基本被火藥爆破的雷鳴聲所覆蓋。
好在擴修的官道都是對內的,距離邊境遙遠,所以也不怕被唐廷探查。
某處官道上,劉繼隆坐在馬背上眺望遠處漸漸熄滅的揚塵,而他身后是崔恕與曹茂。
二人此時正在匯報唐廷與河西的情報,其中最令劉繼隆在意的,還是高駢的調走。
“高駢帶著四千多成武游奕軍與八千多家眷南下,沿途要平定湖南兵亂和嶺南兵亂,然后擔任嶺南節度使。”
“新到任的秦隴刺史、天雄軍節度使是原來涇原節度使的李承勛。”
“如今成武游奕軍被高駢帶走大半,秦隴二州只剩一萬天雄軍和一千五百成武游奕軍。”
“李承勛抵達秦州后,便把成武游奕軍并入天雄軍,額外又招募四百多人。”
“眼下秦隴的天雄軍有兵額一萬二,其中騎兵不足兩千。”
曹茂匯報過后,劉繼隆這才開口道:
“帶著這么多番人南下嶺南,高駢這廝是帶他們去找死?”
西北和嶺南的氣候有多大,劉繼隆比高駢清楚多了。
這個時代嶺南的氣候,與后世的中南半島差不多,甚至還要悶熱。
高駢帶去的那批人,但凡能活下三分之一,都算老天開眼了。
想到這里,劉繼隆搖搖頭,懶得管高駢的死活。
反正他離開隴右,換了個不知名的李承勛來秦州,這對于隴右而言是件好事。
“秦隴的事情暫且觀察著,如果天雄軍有擴軍的跡象,立馬告訴我。”
“是!”
曹茂回應劉繼隆,而崔恕眼見劉繼隆沒有繼續說話,當即匯報道:
“張使君讓我們準備足夠的瓷器、漆器和絲綢。”
“各種香料的價錢也定下了,只有長安香料價格的三成,我們倒手一賣就能賺七成。”
“另外,瓜沙甘肅四州都已經安穩,張使君派都萬孟帶兩千精騎、一千五百步卒和兩萬百姓前往瓜州和肅州安置。”
“安置過后,應該就準備出兵收復伊州了。”
“伊州人口不過七千多口,兩個縣的守軍不過八百人,索忠顗只有獻城這一條路。”
崔恕說罷,劉繼隆整理了思緒,隨后開口說道:
“河西的事情不用管,只需要盯著涼州就行。”
“另外遷徙蘭州的人口,安置的如何了?”
他把話題引向人口,崔恕聽后沉默,曹茂則是接上話茬:
“蘭州治下五泉有兩萬七千口百姓,在河谷平原布置了三個鄉,十八個村。”
“北邊的廣武縣,原本只有八千多百姓,基本都是番口。”
“如今兩年不到,先后遷入一萬三千多人,人口二萬二千四百余口,土地被二次分配,人均五畝二分。”
“以當地的情況來看,起碼能開墾五十萬畝,足夠養活五萬百姓。”
說到此處,曹茂頓了頓,接著說道:“山南西道這個月以來,基本沒有什么人口流入了。”
“劍南道那邊,楊復恭倒是在和我們做口馬貿易,每日販往松州的口馬不少于一千。”
“至前日,楊復恭前后賣了一萬七千六百一十二口,基本都是青壯健婦。”
“這些人口中,還有九千多人沒有得到安置。”
“敢問節帥,這些人,也要向廣武安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