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三厘,等貴賤、均貧富!”
“朝廷無道,今舉義兵,平我浙東百姓苛捐雜稅,均平貴賤貧富!”
大中十三年,隨著朝廷加稅三厘的旨意傳往四方,各地州縣的貪官污吏趁此機會大舉盤剝,不出意外引發了起義。
正月二十日,浙東象山鄉野富戶裘甫將家財變賣為兵器,宴請鄉內百姓。
待酒過三巡,裘甫將三厘稅的事情告知鄉間百姓,百姓憤慨,擁簇裘甫起義。
翌日,裘甫率領數百鄉野農戶,一舉攻克象縣。
拿下象縣后,裘甫命人開倉庫,分糧食,以“平三厘,等貴賤、均貧富”為口號,號召浙東百姓起義。
一時間,響應者數千人,裘甫選出壯士,編練為軍,向寧海縣進軍。
得知消息,浙東觀察使鄭祶德一邊上報朝廷,一邊調集浙東數千唐軍集結,與此同時還招募新兵五百人,派正將沈君縱、副將張公暑、望海鎮將李珪等三人圍剿叛軍。
正月二十八日,裘甫拿下寧海縣,延續“開倉庫,賑百姓”的策略,隨后向剡縣(今嵊縣)進軍。
消息傳抵長安,李忱急令鄭祶德平叛。
鄭祗德得到旨意,為了防止農民軍占據剡縣,又派討擊使劉蘇、副將范居植等人配合臺州二千余唐軍,在唐興縣阻擊農民軍。
雙方大戰于唐興縣桐柏觀,農民軍擊破唐軍,唐將范居植敗死,劉僅以身免,農民軍一舉攻克了剡縣。
裘甫命人開府庫,招壯丁,浙東農民軍發展至一萬余人。
至二月末,浙東農民軍尾大不掉,鄭祗德急忙招募民勇訓練成軍,試圖圍剿裘甫所率農民軍。
與此同時,赤水軍討擊使裴休率領諸鎮兵馬包圍王守文于濮州,王守文開放府庫,招募饑民數萬,編練成軍,幾次突圍而不得出。
高駢率軍討平嶺南鎮叛軍,麾下精騎僅存兩千,余者大多逃亡或病逝路上。
安南王式擊退土蠻,并致使占城、真臘等國,皆復通使,以貿易興安南。
南詔見安南局勢穩定,當即挑撥安南百姓驅逐王式,被王式派兵鎮壓。
三月初,度支蔣伸奏表,三厘稅征收一百二十余萬貫,皆用以犒諸軍。
對此,朝野上下各有爭議,都覺得因為這一百二十萬貫三厘稅,引得浙東農民起義有些得不償失。
不過對于這種馬后炮般的奏表,李忱向來不會放在心上。
當下他只知道,除了涼州丟失外,其余事情都在他掌控之中,這就足夠了。
只是在他覺得足夠的同時,隴右的旌旗如赤色云層般向著涼州飄去。
烏逆水畔,晨霧朦朧,四千隴右精騎鐵甲閃閃,蹄聲輕踏在那雪水融化過后濕漉的泥土上,激起片片泥花。
八千馬步兵身穿紅色戰襖,分別乘坐于四千輛挽馬車上,凜然肅立。
兩萬民夫駕馭挽馬車,亦或載著甲兵,亦或載著糧食與農具、器械。
整支隊伍臉上寫滿堅毅與疲憊,他們順著烏逆水,向著遠處的山嶺行進。
劉繼隆騎在一匹黑鬃烈馬上,身穿甲胄,外披罩袍。
他一手握馬韁,一手握馬鞭,目光如炬,掃過隊伍。
他不用說什么做什么,只要站在官道旁,目光堅毅看著隴右的軍民們,就是對隴右軍民士氣最大的提升。
遠處,洪池嶺在望,山嶺間隱約傳來鳥鳴聲,仿佛在歡迎這支隊伍的到來。
張昶在節制前軍、馬成節制后軍,而竇斌則是督管塘兵,負責隴右軍附近三十里的偵查。
曹茂、李商隱二人緊緊跟在劉繼隆身后。
“這兵馬調度,錢糧輜重及軍吏管理,都需要你們二人格外注意。”
劉繼隆說罷,他當即忽略曹茂看向李商隱:
“曹茂這廝倒是在這幾年學了不少,倒是義山你剛剛接觸,還需要好好用心。”
“某必然用心學習!”李商隱笑著作揖回應。
于他而言,他可以感受到,劉繼隆是真的在教導他東西,想讓他獨當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