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隴右都護府勢力范圍擴大,軍鎮制度也將隨之改變。
原本的軍鎮制度是一鎮三軍九團十八旅三十六隊一百八十伙,總計兵力一千八百人。
經過更改后,軍鎮制度成為一鎮三軍九團二十七旅八十一隊四百零五伙。
每鎮戰兵為四千余五十人,此外另置軍吏旅、軍醫旅及伙頭旅,總計兵員為四千五百人。
都護府新置涼州鎮、河西鎮,分管涼州及北部休屠澤、白亭海。
理論來講,都護府治下十四鎮,戰兵五萬六千七百人,總計六萬三千人。
不過考慮到如今的隴右并沒有那么大的防務壓力,因此除了成、武、松、涼、臨、渭等六鎮擴編外,其余八鎮依舊保持原來的編制。
算上都護府的軍吏,十四鎮兵馬總計四萬二千。
僅僅收復一個涼州,隴右兵力便翻了近一倍。
盡管還不及天寶年間鼎盛時的管兵七萬五千,但若是緊急按編擴軍,至少也能拉出六萬三千兵馬。
不過那個時候,恐怕就是隴右最為艱難的時候了。
在此之前,劉繼隆得好好想想,如何解決這四萬二千兵馬的軍餉。
正因如此,絲綢之路的事情被提上了議程,劉繼隆手書寫給張淮深,讓其派遣牙商溝通仲云、于闐等國,走絲綢之路南道販賣香料。
此前積壓在蘭州的商貨,也正在轉涼州運往甘州。
劉繼隆親自坐鎮涼州,期盼在入秋前,將重開絲綢之路南道后的第一筆生意做成。
與此同時,隴山以東的大唐卻陷入了混亂之中。
由于錢糧不足,裴休與崔鉉二人并未能如期討平王守文、裘甫兩部叛軍。
裴休將王守文限制在濮州,崔鉉將裘甫限制在浙東臺州、明州、處州、婺州等處。
五月初十,淮南軍都將王竟淮鼓噪淮南牙兵,要求崔鉉犒賞三軍,以解將士思鄉之情。
崔鉉與之和談,希望討平裘甫后再行犒賞,淮南牙兵聽聞崔鉉不發犒賞,因此止步于越、睦二州。
裘甫抓住機會,趁機南下攻破溫州。
消息傳回長安,因疾病而半月不曾上朝的李忱,也不得不拖著病體組織起了常朝。
“陛下,淮南兵馬跋扈,如不滿足其犒賞請求,崔使相恐難節制。”
宣政殿上,宰相兼度支的蔣伸面容憂愁開口,而李忱也咳嗽著詢問道:
“朝中果真沒有錢糧了?”
“回陛下,僅有十余萬錢帛。”蔣伸無奈回應:
“此等數量,恐無法滿足淮南兵馬所需。”
“即便夏糧收入,其數也不過二百萬。”
“百官俸祿度支過后,存數恐不過三十萬……”
相較于龐大的軍費度支,百官俸祿的度支根本不值一提。
李忱聞言,當即詢問道:“此間事,可還有辦法解決?”
“回陛下……”蔣伸躊躇片刻,隨后才道:
“此間事,唯有加派賦稅,不然無法鎮壓裘甫之亂。”
“加稅?”
“又要加稅嗎?”
“百姓疾苦,若是繼續加稅,那……”
蔣伸話音落下,殿上頓時響起了細微的議論聲。
即便那聲音很小,卻還是被宣政殿的結構不斷放大。
“百姓疾苦,朕心實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