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張淮鼎面露嘲諷:“那我倒是想看看,此人返回家鄉后,到底能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來。”
在他嘲諷之余,府外的楊信卻也驅車前往了宣陽坊附近的春明門。
春明門是長安東出關東的三道城門之一,位置居中,每日由此進出的百姓商賈數以萬計。
趕在日上三竿前,楊信乘坐馬車出了春明門,來到了城外集市。
穿過熱鬧的集市,他的馬車停在了集市外圍的一處酒肆前。
待他下車,不等走入酒肆,便見熟悉的身影走出酒肆。
“勞煩楊郎君跑一趟了。”
黃巢隔著幾步外便作揖走來,而楊信也向他作揖回禮,接著惋惜道:
“黃郎君真的不考慮去隴右嗎?”
“以郎君才干,加之有我與陳瑛那廝舉薦,少說能為郎君謀個校尉。”
面對楊信再三邀請,黃巢依舊堅決的搖了搖頭。
“隴右自然好,某也十分敬佩劉節帥義舉……但某如今只想回鄉盡孝,其余事情日后再說吧。”
“好吧……”楊信長嘆一聲,隨后轉身從車夫手中接過一個木匣子遞出。
“此匣中有我與陳瑛各自書信一封,此外還有我二人憑證。”
“黃郎君日后若是突然決定前去隴右,可攜此物進入隴右。”
面對楊信的好心,黃巢這次沒有拒絕,而是伸出雙手,鄭重接下。
待他接下后,楊信這才如此重負,朝黃巢作揖行禮,不再言語。
黃巢接過匣子后回了一禮,接著把匣子交給身后家仆。
待家仆們牽來馬匹,他與家仆們翻身上馬,在楊信注視下策馬離去。
楊信隔空作揖,直到黃巢等人消失在官道上,他才嘆氣返回了馬車內。
與此同時,隨黃巢踏上歸途的某名家仆也看向了黃巢。
“郎君為何不應楊郎君之邀,前往那隴右呢?”
“以郎君之才,即便當不上校尉,也能擔任一旅帥才是。”
家仆們不解黃巢的做法,黃巢聞言則表情復雜,苦澀道:
“昔年邀請我之人不在少數,而我屢次三番拒絕他們,只為證明能考上科舉。”
“如今科舉十余年而不得,若是讓他們得知我名落孫山,投入隴右,不知會如何嘲笑我。”
話音落下,黃巢勒馬駐足,調轉馬頭眺望遠處的長安城。
昔年入京科舉時何等意氣風發,結果十余年屢次不中。
如今他年近不惑,反倒落得個一事無成的下場。
到底是他黃巢不行,還是這大唐的科舉不公?
想到這里,黃巢腦中閃過這么多年科舉落榜時的場景,深吸口氣看向長安城。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我就不信科舉不中,我黃巢便會一事無成!”
“長安,我黃巢還會回來的……”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