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時入五月,大禮段宗榜率精騎五千及望苴子蠻、撲子蠻和裸形蠻等蠻三萬,攻入黔中道,拔十六城,攻占播州、矩州,官軍死難千余。
五月初十,祐世隆率軍五萬出會川,突襲西川嶲州。
西川節度使夏侯孜得知此事,急率成都府五千馬軍、八千騾軍南下馳援。
時嶲州有兵五千,祐世隆攻勢急促,嶲州官吏堅壁清野,堅守沙野城。
祐世隆強攻十余日不下,夏侯孜所率援兵抵達嶲州,兩軍僵持沙野城內外。
與此同時,王式率軍堅守安南古勇縣,十萬群蠻久攻不下,反倒被王式幾次率三百精騎出城突襲,無奈撤走。
消息傳至長安,朝野震動……
“陛下,南詔舉兵十八萬入寇劍南、安南、黔中等處,西川夏使相請求援兵!”
“陛下,黔中觀察使宋涯急請援兵!”
“陛下……”
六月初,得知南邊的戰事后,李漼急忙在宣政殿召開了常朝。
距離文武百官上次見到李漼,已經是半年前的事情了。
因此當他們見到李漼后,便紛紛開始奏表來吸引眼球。
對此,李漼十分煩躁,因為他并不需要向自己提問題的官員,他只想要能解決問題的官員。
“南邊的兵事,諸卿有何見解?”
李漼直截了當的詢問群臣,群臣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
“臣請調東川兵馬入嶲州備敵!”
“臣請調山南東、西兩道兵馬入黔中道,敕令黔中觀察使宋涯收復播、矩二州!”
“陛下,臣請調高駢率軍協助收復失地!”
“陛下……”
群臣的建議很多,基本屬于頭疼治頭、腳疼治腳。
這種建議,李漼自己都能想到,哪里還需要特意開常朝?
他想要的,是能把大禮徹底擊垮,解決西南兵事同時,最好能收復失地的建議。
“陛下,臣右拾遺內供奉薛調上言!”
忽的,一名官員站出來,鄭重請求上言。
“準!”李漼來了精神,卻不想薛調不是奏言建議,而是諫言道:
“自兵興以來,朝廷賦斂無度,以至百姓逃亡,群盜滋生。”
“臣以為,朝廷當務之急并非是西南的兵事,以及圍剿浙東海中洲的裘甫,而是應該想辦法安撫百姓,避免關東再度生亂!”
薛調沒有談及西南兵事的事情,而是偏題到了民生上。
說是偏題,但他說的確實是根本。
東南和西南的事情雖然著急,但不至于威脅到朝廷根本。
可若是關東諸道的百姓趁此謀反,那才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以薛卿所見,該如何安撫百姓?”
李漼自然知道薛調說的有道理,并且他也知道百姓為什么困苦。
說到底,無非就是覺得朝廷征收的賦稅太多,所以才選擇逃亡為盜。
但若是削減賦稅,別說百姓能不能被安撫,單說朝廷的度支肯定會崩潰。
李漼想要的是提出問題并解決的人,而非只會提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