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坊內每個坊生活著近四百戶,兩三千口人。
如果每坊內生活的七到十一歲少年人有一千人,那坊內人口起碼要有一萬多人。
現在的坊學人數,基本都是各州縣有點權力官員送來就讀的學子。
這些學子沒有在州縣的坊學里和百姓的孩子們相處過,可以說從一開始就脫離了百姓,成為了一批擁有特權和小圈子的權貴。
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山頭主義肯定會提前出現,這些從小學就培養起來的人脈,會在幾十年后成為難以斬斷的大山。
這么想著,劉繼隆沉聲開口道:
“傳我的軍令,召集各軍、鎮、州、縣七品以上的官員來都護府,于臘月初十開會。”
眼下距離臘月初十還有二十天時間,算上輕騎傳信的消息,二十天時間,怎么說也夠官員聚集都護府了。
剩下二十天時間,也足夠他們趕回去過年了。
“節帥,動靜這么大嗎?”
張昶有些錯愕,他沒想到自己隨口之言,竟然引起了那么大的動靜。
劉繼隆聽后卻搖了搖頭道:“這動靜一點也不大,傳令吧。”
“是……”曹茂作揖應下,而劉繼隆此時也走向了那些上完香的學子。
見他離去,張昶立馬摟住曹茂:“你這廝,是不是知道動靜會那么大,所以才不說的?”
“阿兄,你也知道啊……”曹茂十分無奈。
“你怎么不攔著我點?”張昶急了,可曹茂也很無語。
“就阿兄你那速度,我怎么攔你?”
“我朝你打了多少眼神,你硬是說的滔滔不絕。”
張昶聞言一臉便秘,隨后又道:“其實節帥說的也不錯,你看看馬懿他們,他們不是也和百姓的孩子一起讀書長大的嗎?”
“現在看看,不也被教的挺好的嗎?”
他示意曹茂看向那五十二個學子中的馬懿,馬懿身材五尺六七寸,在這個時代已經算高個子了。
盡管皮膚黢黑,五官卻足夠堅毅,眼神明亮,也算得上略有容貌了。
馬懿混在學子中,與學子們交流著,渾然沒有張昶在臨州坊內見到的那些少爺脾氣。
“我說都是節帥教出來的,你小子怎么就會藏私?”
曹茂還在打量馬懿,結果又被張昶給打趣起來。
對此,他已經習以為常,反正這些人都是當初照顧自己的阿兄,被誰打趣不是打趣呢?
“我現在得謹言慎行……”
曹茂幽幽看向張昶,張昶這才反應過來,曹茂這廝還兼著都察院正使的官職。
“倘若今天的話是我說的,我估計府內大半官員都要忌恨上我,但您就不同了。”
曹茂解釋著:“您畢竟威望高,哪怕李阿兄他們聽到這話是你說的,也頂多罵你幾句,但如果是我的話,阿兄他們怕是不會與我講話了……”
他臉上漸漸浮現出苦笑,張昶也沉默道:“李驥他們這幾年確實小動作不少,畢竟誰也不想讓自己后代落得自己昔年的下場。”
“他們是這么和你說的?”曹茂反應很快,一聽就知道有人找張昶聊過。
張昶后知后覺,連忙擺手道:“我就是瞎猜的,你不要多想。”
曹茂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把張昶看的直發毛。
他還想說什么,但這時劉繼隆卻帶著學子們開始下山了,因此他也只能跟上了隊伍。
隊伍走下山去,而此時不少人已經在山下等著了。
其中有乘馬車而來的官員,也有騎馬而來的將領,但更多的還是普通老百姓。
能在臨州生活的百姓,大部分都不是什么普通出身。
因此官員與將領、百姓們倒是還能聊到一起。
不過出了臨州,去到那些地位差距極大的地方,恐怕就不會有如此場景了。
劉繼隆他們下山后,在此地的所有人紛紛朝他們行禮,大部分都是劉繼隆身后那些學子的父母。
“正月二十日辰時,記得去狄道北城門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