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可有牛肉?”
“未曾,但羊肉倒是不缺,可看看羊肉。”
“我家司員想吃兩口牛肉……”
時不過巳時(9點),西市依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市內街道寬闊,左右近四丈,道路兩旁的商鋪早已開門迎客,攤販們也在各自的攤位前忙碌著,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空氣中彌漫著各種食物的香氣和冬日特有的清冷氣息。
在他們各自忙碌生活的同時,劉繼隆的身影卻出現在市場的入口處。
他身著紅色的圓領袍,腰間系著革帶,也不佩玉,就這樣步伐穩健,神情從容的走進了西市中。
雖然他的衣著并不顯眼,但還是有人認出了他,低聲驚呼:“節帥!是節帥來了!”
“節帥……”
這聲音如同漣漪般迅速傳開,整個市場仿佛被點燃了一般,瞬間沸騰起來。
商鋪內的掌事、小廝及擺攤販賣小食的百姓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探頭張望。
不多時,他們便找到了劉繼隆,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劉繼隆。
有人興奮地交頭接耳,有人則恭敬地站直了身子,隔著老遠作揖行禮。
“我來看看市價,你們莫要蒙騙我,哈哈……”
劉繼隆對這樣的場面早已習以為常,他微笑著向四周點頭致意,不忘打趣。
他的到來,仿佛給這冬日的市場注入了一股暖流,原本就熱鬧的西市,此刻更加喧囂起來。
“節帥,您要看什么東西,我為您帶路。”
“節帥,看看肉價吧。”
“對啊節帥,隴右的肉價太貴了。”
人們紛紛圍攏過來,有的想與他搭話,有的則只是遠遠地看著,眼中滿是敬仰與好奇。
劉繼隆步伐穩健,偶爾看到熟悉的人,便與他們寒暄幾句,語氣溫和,毫無架子。
“你們都是劍南道遷入的百姓吧?”
劉繼隆對那些說肉價貴的百姓問話,他們也不掩飾,點頭道:
“家里是給匠作坊做工的,這才有幸來了狄道安家。”
“我也是……”
“某家也是……”
劉繼隆對這群百姓點頭,然后與他們一同走到肉鋪。
“節帥……”
肉鋪的掌事獻媚作揖,幾個分肉的小廝也跟著作揖,十分拘束。
劉繼隆見狀笑道:“不要緊張嘛,就當我是來問價的。”
他目光看向鋪內,長案上擺著一頭被分割的豬,頂上吊著三頭豬和五只羊,都是經過處理的。
顯然,肉鋪很自信能將它們都賣出去。
除此之外,肉鋪內還通著院子,院子內有雞鴨在叫嚷。
長案上的豬肉前被擺上木牌,上面寫好了價格。
豬油多些的就貴些,內臟最便宜,每斤三十錢,其次是瘦肉,每斤三十五錢,再往后是五花肉,每斤五十錢。
放在最后的,則是完整的豬板油,每斤六十錢。
羊肉的價格也各不相同,但每斤價格基本在二十五錢到五十錢打轉,不如豬肉價高。
肉鋪內的掌事,基本都是經過挑選的烈屬,每月工價為八百錢,小廝為七百錢。
“我們的肉價確實比劍南道、山南西道的要貴。”
劉繼隆倒是很坦然的承認了這件事,他回頭與人山人海的百姓們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