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主要還是各地養殖場的養殖數量太少了,相信再過幾年,這個肉價就會一點點掉下來的。”
聞言,百姓們紛紛叫好,而劉繼隆也與肉鋪掌事交談起來。
“這個家禽是個什么價錢?不用拿出來給我看。”
劉繼隆看著對方作勢要去拿,連忙制止。
掌事五十多歲,顯然是哪位烈屬的兄長或阿耶。
面對劉繼隆,他十分激動,又有些拘束:“節帥,這家禽也分幾等。”
“肥母雞每只一百五十錢,肥公雞每只一百二十錢,瘦母雞每只一百錢,瘦公雞每只八十錢。”
掌事說完,劉繼隆暗自點頭,只道:“價格還是高,但日后會降下來的。”
誠然,隴右的肉價,確實要比臨近隴右的山南西道、劍南道要高,但比關內道和京畿道就低了許多。
如今大唐還沒有徹底的變亂,所以肉價總體來說還算穩定。
豬肉在大唐境內的價格并不高,買一頭整豬也不過一千五百錢,每斤不過十錢。
之所以在隴右炒的那么高,主要是隴右所販賣的豬肉,都是經過煽后的豬肉,腥臊味少,油脂多。
至于羊肉,主要分地區。
關內道及河東北部、河北北部來說,一只羊不過作價九百錢,但在京畿、山南、劍南和中原就能賣到一千五百錢。
隴右的羊肉價格,比關內道還要低,整只羊也不過八百錢。
至于家禽,隴右低于關內道、京畿道,高于劍南道和山南等道。
“今日沒有販賣牛肉,牛肉每斤作價在四十文到八十文左右。”
掌事實話實說,劉繼隆也點頭道:“羊肉便宜些,但百姓確實不容易。”
他回頭看向百姓,挑了其中一名五六十歲的老翁詢問道:“老丈,不知家中有幾畝田地,幾口男女,每年能賣多少斤糧食,換得多少斤錢?”
“我…我…我?”
“自然是您。”
老翁有些激動,確定是自己后,磕磕巴巴說道:
“節帥,我家中有一百八十畝熟地,十五畝墾荒地,家中有我與細君兩人,另有四個郎君,長子參軍犧牲了,另有三個女子。”
“家中去年留下口糧后,賣了七十石糧換了三萬多錢。”
待老翁把家中情況說罷,四周百姓疑惑投來羨慕,亦或投來惋惜。
羨慕者,主要羨慕其家中田畝數量眾多。
惋惜者,想來也是知道其家中田畝多數為撫恤田。
“三個郎君讀書沒有,女子嫁人了嗎?”
劉繼隆心里嘆氣,不免詢問起來。
“都在松州坊內讀書,女子還有兩年才陸續婚嫁。”
老翁回應著,劉繼隆也點點頭道:“今日我剛去墓園祭奠,想來也祭奠到大郎君了。”
“多謝節帥!多謝節帥!”老翁作勢要跪,劉繼隆卻扶住他:
“大郎君保境安民而犧牲,您若是跪我,我恐怕得折壽。”
“這…這……”
老翁不知道怎么說,劉繼隆卻扶住他,朝他作揖行禮:“如此便行。”
老翁連忙作揖回禮,而劉繼隆也看向四周那烏泱泱的人群。
“可有家中不是工匠、不是烈屬者?”
“有!有!”
百來人中,有七八人舉起了手。
“我們是一開始就在狄道生活的,節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