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律律……”
臘月初,隨著涌入狄道的官員越來越多,哪怕是普通的百姓都察覺到了不妙。
這種熱鬧的景象下,是許多人在忐忑和焦慮。
正因如此,張昶、曹茂、高進達、崔恕等人的府邸被人經常拜訪。
隨著李驥、耿明、陳靖崇、鄭處、馬成等人陸續到來后,這種拜訪也愈發頻繁。
耿明一如既往的閉門謝客,馬成雖然見客,卻總是打著馬虎眼。
鄭處、斛斯光、尚鐸羅、厝本等人雖然資歷夠老,但不夠核心,拜訪的人主要是他們那些昔日的部下。
倒是陳靖崇、張昶、李驥三人的門檻都快被人踏平了,每日需要接見的人足有上百。
隨著臘月初十到來,都護府內擠滿了前來議事的官員。
三百多名七品以上官員,將都護府正堂及院內都坐滿,許多人交頭接耳,都在討論節帥此舉為何。
“聽聞是張使君與節帥說了三坊學堂的事情。”
“哪三坊?”
“還能是哪三坊,當然是狄道城內的那三個坊啊。”
“噢噢,還好我沒有把我家幾個混廝送到這三個坊,應該牽連不到我頭上。”
“這可不一定……”
院內位置上的眾人交頭接耳,而坐在正堂中的官員卻鮮少有人閑聊。
堂內左右兩側的椅子被搬走,椅子并排,一排十把椅子,十個位置,前后十排,共一百人。
這一百二十人,均是正六品以上官員,從州長史到都尉到都護府內長史不等。
就坐第一排的,分別是高進達、崔恕、李商隱、曹茂、李驥、張昶、陳靖崇、耿明、馬成、尚鐸羅。
鄭處、斛斯光、厝本、竇斌、王思奉、劉英諺、竇敬崇、陳瑛等人都坐在第二排。
“都怪你這混廝胡說話。”
正坐著,張昶突然罵,轉頭看去,果然是李驥這廝在罵自己。
張昶見狀佯裝淬了一口,李驥試圖閃躲。
好在張昶不是真的淬了一口,不然李驥臉上還真的得沾些口水了。
“你這廝!”
李驥瞪大眼睛,張昶這才說道:“都是一個伙走出來的,你裝什么呢。”
“要不是節帥,我們能有今天?”
“既然節帥問了,那我肯定得告訴節帥,難不成還對節帥藏私?”
他這話讓李驥無法反駁,只是忍不住說道:“我們也沒有做什么錯事……”
“沒錯你怕什么啊?”張昶連忙追堵。
見狀,李驥忍不住道:“你這混廝嘴皮子越來越厲害了。”
“我還有更厲害的,你要不要瞧瞧?”
張昶繼續胡謅,李驥只能白了他一眼,權當他不在身旁。
沒了李驥斗嘴,張昶也興致缺缺。
他倒是想和旁邊的陳靖崇說話,但陳靖崇打著太極,不顯山露水,聊得極不舒服。
感受著左右兩人的變化,張昶也忍不住在心底嘆氣。
“節帥說的對啊,時間久了,人就變了……”
張昶開始懷念當初在山丹的日子,起碼那個時候的他們都是有什么說什么,哪里像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