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眼中早已失去了光彩,只剩下對生存的渴望。
“貴人,求您收留我吧!我愿為奴為婢,只求一口飯吃!”
一名瘦弱的婦人抱著嬰兒,跪在官道旁,聲音嘶啞。
她的身旁,一名老者顫巍巍地伸出手,試圖抓住路過行人的衣角:“貴人,老漢還能干活,求您給條活路吧!”
“就你這渾身無三兩肉的老翁,即便帶回去也活不了,還是莫要耽擱旁人了。”
“貴人,選我!選我吧!”
無數流民發出吶喊,但出入縣城的貴人們,卻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場景。
他們只會挑選容貌嬌俏的小女子,帶回府中充作婢女。
青樓酒肆的鴇母們緊隨其后,挑選那些稍有姿色的少年少女。
在鴇母們選擇過后,那才輪到口馬行的人牙子。
他們像挑揀牲口一樣,將剩下的饑民分門別類。
三輪挑選過后,未被選中的饑民,只能蜷縮在城墻下,等待死亡的降臨。
“貴人,求口飯吃,求求您了!”
官道上,一行十余人騎馬而來,兩旁流民枯瘦如柴,紛紛叩首祈求憐憫。
隊伍中,為首的男子年近四旬,身材精壯,而他正是冤句縣的黃巢。
“郎君,我們要不要……”
馬背上,家仆低聲問道,目光掃過路旁的饑民,眼中閃過一絲不忍。
黃巢冷聲打斷:“我們自己都自身難保,別禍害他們了。”
他的聲音雖冷,但心中卻翻涌著難以言喻的情緒。
這些饑民,與他同是大唐的子民,如今卻如草芥般被拋棄。
“回去問問阿耶,看看要不要聯合城內豪強們擺個粥場吧。”
黃巢沉吟片刻,終于開口說道。
家仆聞言,頓時精神一振:“是!郎君仁心,必能救活許多人!”
黃巢卻搖了搖頭,目光深邃:“仁心?這世道,仁心能值幾個錢?”
回到冤句縣黃家后,黃巢立即與黃父商議。
“開設粥場?”
“沒錯!”
黃父臉上露出猶豫,黃家在冤句縣雖算得上富戶,但由于朝廷不斷加稅,獨自承擔粥場的開銷,不免讓其力不從心。
“阿耶,城外流民上萬,若不開設粥場,必然生亂!”
黃巢提醒自家阿耶,可黃父卻躊躇道:“以我們一家實力,恐怕無法賑濟那么多百姓。”
“那就聯合城內各家!”黃巢冷聲道:
“距離秋收還有些時間,我們可以開設兩個月粥場,然后雇傭城外流民收割糧食,以工代賑。”
“到時候流民得了糧食,要么回家,要么落戶,都比他們鼓噪要好。”
“若是什么都不做,等到秋收時流民鼓噪,到時候他們又有誰能夠幸免?”
“你這話倒也有幾分道理……”黃父捋了捋胡須,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