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隆瞧著四人緊張的樣子,笑呵呵說出了結果,同時抱著劉必烈坐在主位。
“節帥,這是西川三仙樓剛送來的消息。”
崔恕起身遞出一封書信,劉繼隆將劉必烈放下,接過書信看了看。
書信內容是崔鉉抵達成都后的那些政策,其中影響到隴右的,便是崔鉉募兵三萬的消息了。
以西川兵卒的軍餉,還是能勉強養活五口人的。
因此崔鉉募兵三萬,實際上是影響了十幾萬人。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個月的時間里,西川逃入隴右的人口數量會下降。
不過只要朝廷沒有削減賦稅,便會一直有百姓逃亡隴右,只是多少的問題罷了。
“無礙,我們也需要消化消化。”
劉繼隆放下書信,而崔恕也接著說道:
“尚摩鄢拿下了道鄔城、打箭爐等處要道。”
“加上大禮拿下大渡河以南的土地,尚摩鄢算是與大禮相鄰了,并且還有兩條商道。”
“尚摩鄢沒有派來書信,而是派人小心前來詢問您,是否要與南詔聯手進攻西川……”
“暫時不必。”劉繼隆開口否決,同時解釋道:
“近三年內逃入隴右的十幾萬百姓還沒有屬于自己的耕地,況且我們手中的銅錢也不足。”
“尚摩鄢要是如今與南蠻聯手攻入西川,我們即便想分食西川,卻也沒那么大胃口。”
“告訴尚摩鄢,讓他先好好安撫麾下番民,該放牧耕種的就放牧耕種。”
“眼下他可以和大禮溝通互市,但不能結盟,更不能出兵西川。”
劉繼隆算了算時間,兩年后的隴右,耕地應該突破一千萬畝了。
不僅如此,官倉內的糧食,差不多也能存到三百萬石左右了。
府庫中的金銀錢財,也差不多夠隴右應對一些大事了。
待這些都準備就緒,那時才是隴右入川掠奪人口資源的最佳時候。
并且由于大禮和吐蕃的結盟,唐廷也不會貿然處置自己,自己屆時又能安心發展幾年。
以自己即將二十九歲的年紀,再等幾年,自己完全等得。
劉邦似自己這般年紀時,可是還在跟著張耳在外做游俠呢。
“節帥,臨州第二批學子也快畢業了,您看看他們是繼續下鄉開荒,還是另有安排?”
曹茂的聲音將劉繼隆喚醒,劉繼隆也下意識看向了他。
“下鄉開荒是必須的,這是不容更改的。”
“我之前就說過,這個制度不僅僅要保留,還要擴散到各個大學。”
“明年其它州的大學學子就開始畢業了,他們在大學學了文化,難道就做不得開荒的活計了?”
劉繼隆有些生氣,但又很快平復心情:
“不過其他的大學,肯定不能像臨州的學子這樣,經歷六年開荒、從吏、為兵生涯的。”
“這樣吧,其它大學的學子畢業后,都護府派人前去各州大學詢問其情況。”
“如果要從仕,那就按照臨州學子的流程來,開荒、從吏、為兵這三項都不能少。”
“若是要擔任教習,那就只需要參與兩年開荒和為兵一年就行。”
“不過也不能讓他們白干活,從吏為兵照常發放俸祿軍餉,開荒就按照每月三百錢的工錢發給他們。”
學子畢竟與開荒的百姓不一樣,開荒的百姓會在當地均分得到公田,但學子們還是要走的。
劉繼隆經過思考,最終還是決定給學子們定下工錢,不能打擊到他們的積極性。
每月三百錢,一年下來就是三千六百錢,可以買八石糧食,相當于正常耕種十四畝土地,交稅后的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