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收入在隴右已經不算低了,畢竟三百錢都足夠在隴右買一匹麻布,亦或者十幾斤肉了。
學子們在開荒期間,每個月是有五斗免費口糧的。
這三百錢,完全可以用來買衣服、肉食來滋潤自己。
“節帥,三百錢會不會太多了?”
高進達忍不住開口,要知道一個壯男,正常也就能開出二三畝荒地罷了。
這還是開荒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如果是開荒環境太差,那一年頂多開荒一二畝。
“這不算多。”
劉繼隆擺手安撫他,接著繼續說道:“他們也為開荒出了力,到時候要走了,卻不能分到土地。”
“這個錢啊,就是對他們開荒不公平條件下的彌補。”
“下官不是擔心這個。”高進達眉頭緊皺道:
“下官是擔心日后大學的學子多了,這個盤子太大,周轉不開。”
高進達的擔憂不無道理,劉繼隆自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笑道:
“我們手中適合開荒的土地并不多,只是隴右地廣人稀才顯得開荒土地比較多。”
“以現在的速度繼續下去,我估計再過十幾年,隴右的土地就開墾的差不多了。”
“到時候不用開荒了,就讓學子們去農村幫村民種種地,把標準降下來就行。”
“對了,先參加開荒的那些學子也要發錢,并且把之前欠給他們的都補上。”
“開荒是讓他們知道糧食來之不易,發錢是讓他們知道賺錢不容易。”
“另外新年快到了,他們在外面開荒不能回家。”
“戶司要趕在冬至前把錢發下去,發錢的同時,每人再發成衣一套,油鹽醬醋茶各三斤,讓他們過個好年。”
劉繼隆的話說完,高進達這才松了口氣。
眼見沒有政務上的問題,劉繼隆也就開始談論南邊的事情了。
“南邊的高駢剛從我們這里買了這么多馬匹,以他的手段來看,對付大禮不用那么麻煩。”
“他現在打呆仗是打給朝廷看的,我估計他是準備謀求西川節度使的位置。”
“眼下我們還不適合插手西川的事情,但也不能讓他擔任西川節度使。”
“他要是主政西川,我們某些謀劃就派不上用場了。”
“崔鉉雖然軍略平平,但比夏侯孜、崔慎由那些人始終要好些。”
“他現在募兵三萬,只是有了兵馬,但還缺挽馬、乘馬。”
“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會在新年前后來找我們。”
“告訴南邊的斛斯光、王思奉他們,軍馬不賣,乘馬酌情販賣,挽馬大可販賣。”
不得不說,販賣馬匹還是賺錢的,隴右單從與東川的貿易上,便獲利三十萬貫。
除去養馬和商貨的成本,凈賺十八萬貫。
雖說這種情況下販馬,頗有資敵的嫌疑,但馬匹作為消耗品,以大禮和大唐的戰爭強度,這群騸過的乘馬和挽馬,又有幾成能活到三四年后呢?
這般想著,劉繼隆看向張昶:“我軍的精騎都配給軍馬了嗎?”
張昶眼見劉繼隆提問自己,連忙作揖回答:“都配給了,全軍八千精騎,都是一匹軍馬和一匹乘馬。”
“除此之外,軍馬場內還有三千多匹軍馬,九千多匹乘馬。”
“每年出欄的軍馬數量也在二千匹左右,乘馬則是在三千匹左右。”
“另外這些年,百姓還回不少挽馬和耕牛,每年都有兩千多頭耕牛,七千多匹挽馬還歸牧場。”
“牧場每年出欄的耕牛和挽馬,也基本不低于三萬。”
隴右的牧場不用多說,每年能提供的挽馬和耕牛數量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