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望苴子蠻善騎射,多募于騎兵中,所以并未出現在此處。
“咻咻——”
“小心箭矢!”
“弩箭還擊!”
在高駢的軍令還未傳下去時,沿著谷道兩側山嶺突襲而來的撲子蠻和裸形蠻便開始遠程騷擾起了東川軍。
盡管對東川軍造成了傷亡,但傷亡并不多。
隨著東川軍以弓弩還擊,不少蠻兵也因為中箭而從山嶺上滾落。
“娘賊的!是人!”
隨著東川軍的兵卒發現那怪叫聲來源于蠻人,他們心里的那絲畏懼瞬間消散,反而被激起了脾氣,不斷以弓弩反擊。
唐軍兵卒,基本每人一張弓,而這點也被高駢完全復制給了東川軍。
正因如此,單論弓手而言,唐軍的弓手比此處六萬大禮蠻軍還要多。
箭如飛蝗,不斷落入山嶺間,而撲子蠻與裸形蠻也在交鋒中落入下風,不斷中箭跌落谷道。
“咚咚咚——”
忽的,前方傳來擂鼓之聲,大禮的蠻軍已然列陣攻來,距離東川軍不過百步。
“弩手去賊一百步發箭,弓手去賊六十步即發箭。”
“賊至二十步內,即射手、弩手俱舍弓弩,先絡膊,將刀棒自隨,即與戰鋒各隊齊入奮擊……”
“殺!殺!殺!”
高駢有條不紊的遵照唐軍對敵大陣來指揮,而大陣對敵考驗的是兵卒素質。
不得不說,高駢將東川將士操訓不錯,尤其是東川基層的將領。
那些都將、列校們站在陣中,目光如炬,聲音沉穩而有力,穿透了戰場的喧囂:
“弩手,百步發箭!弓手,六十步發箭!戰鋒隊,準備接敵!”
手執弓弩的東川兵卒在接到軍令后,迅速執行命令,箭矢如雨,密集地射向逼近的蠻軍。
蠻軍士兵在箭雨中倒下,但后續的部隊依舊如潮水般涌來,毫不退縮。
他們的重鎧在陽光下閃爍著黑光,他們紛紛肩扛短矛,朝東川戰鋒隊投去。
投矛發出刺耳的破空聲,不少東川兵卒被投矛射中,一口氣緩不上來而栽倒。
“殺!殺!殺!”
東川軍的戰鋒隊齊聲吶喊,長槍如林,直指蠻軍。
雙方在谷道中激烈碰撞,長槍碰撞交錯,槍桿不斷發出碰撞聲。
前排的士兵倒下,后排的士兵立即補上,戰斗異常慘烈。
高駢的目光始終緊盯著戰場的變化,不斷調整隊列。
在這種狹窄的地形中,一旦前軍崩潰,整個陣線便會土崩瓦解,因此他必須確保每一名士兵都嚴格執行命令,保持陣型的穩固。
“拖走傷員!后排補上!”
都將與列校們的聲音再次響起,不少因為射箭而手臂酸痛的東川兵卒迅速將前排戰鋒隊倒下的同袍拖到后方。
后排的士兵則立即補上空缺,繼續與蠻軍廝殺。
這種高效的戰場調度,正是高駢平日嚴格訓練的成果。
與此同時,蠻軍的撲子蠻和裸形蠻依舊在兩側山嶺上騷擾,試圖分散東川軍的注意力。
只是隨著時間推移,東川軍的弓弩手們早已熟悉了這種戰術。
無需瞄準,他們只需要按照都將與列校的軍令放箭,以箭雨掃地,便能將那些隱藏在山嶺中的蠻兵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