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他是想對回鶻殘部動手,不然之前遷徙的那兩千多漢口也足夠他在西州站穩腳跟了。”
七月末,在朝野因為隴右事情各方打探的時候,前往蘭州的劉繼隆卻才剛剛返回狄道城。
與此同時,西州的輕騎也將張淮深的手書送到了劉繼隆手上。
面對張淮深請求遷徙人口的手書內容,劉繼隆思考再三,還是決定賣他個面子。
不為別的,單說張淮深如果能在西州站穩腳跟,那隴右也能從絲路獲取更多的財富。
與每年近百萬貫的生意相比,些許人口倒也不算什么。
只是在此之前,他還是得與張淮深好好討論討論西域的事情。
思緒到此,劉繼隆便提筆寫了封回信,內容主要是勸張淮深站穩局面,潛心發展。
這幾年但凡有可遷徙的人口,他都會想辦法遷往河西,幫助他在西域站穩腳跟。
此外,劉繼隆也將朝廷廢除九厘稅的事情與張淮深說了個清楚。
自九厘稅廢除以來,加上諸道嚴防死守,涌入隴右的人口漸漸變少。
劉繼隆可以通過貿易將人口遷徙河西,但他不可能遷徙自己治下的百姓前往西域。
一份信寫完,劉繼隆吹干墨跡,將其裝入信封中,遞給了面前的曹茂:
“我記得這幾個月涌入犯事的人口有一千二百多人對吧?”
“把這批人和這封信送往甘州,若是酒居延要出錢買,便每人收十貫即可。”
曹茂點頭應下,轉身便走出了衙門。
在他離開后不久,正堂外便又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劉繼隆抬頭看去,卻見是崔恕匆匆趕來,隔著十幾步便作揖道:
“節帥,西川監軍楊復光到了盤堤縣,說是要與您談筆生意,希望來狄道城與您面談。”
“楊復光?”劉繼隆略微皺眉,他大概想到楊復光為何而來了。
“看來西川逃民變少的事情,與這崔鉉和楊復光有關啊……”
劉繼隆平靜開口,崔恕也點頭道:
“下官也是這么想的,而且王思奉、劉英諺等人也曾寫信傳來,說是西川這半個月以來,增加了巡邊的兵馬。”
崔恕的話,讓劉繼隆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上次這楊復光來買挽馬,我記得只買了一萬匹對吧?”
“是……”
眼見崔恕點頭,劉繼隆繼續說道:“那崔鉉在西川募兵三萬,如今也練兵大半年了。”
“西川雖然人口眾多,但畜力卻不算多。”
“此前就任西川節度使的那些官員,大多都與我們有貿易往來,基本都在貿易馬匹。”
“這崔鉉如今把邊境卡的那么死,恐怕是要效仿昔年白敏中,以口馬流民與我交換馬匹……”
崔恕聞言眉頭緊皺,臉色浮現不滿:“節帥,要不要繼續效仿當初,想辦法把這崔鉉調走?”
“不必!”劉繼隆搖頭否決了他的想法,同時解釋說道:
“昔年我出手對付白敏中,是因為白敏中這廝又想要馬匹,又不想壯大我們,每每在口馬貿易上針對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