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有些多了……”
五月中旬,劉繼隆還未曾知曉王式平定武寧軍的事情,而他口中的這番話,主要是針對隴右各州縣衙門的匯報。
自四月焉支山官道及鄯州三斜道的積雪融化后,酒居延便驅趕著事前所說好的挽馬前往了涼州。
與此同時,劉繼隆也讓高進達遷徙劍南道人口北上,試圖走焉支山進入甘州。
盡管這個時代的河西遠比后世綠化面積更廣,空氣更加濕潤……
但是對于西川的流民來說,河西還是太過干燥了。
隨著他們離開隴右,走入涼州之時,不少人身體因為河西干燥的環境而患上鼻衄。
除此之外,諸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癥狀也不在少數,路上因為這些癥狀而死去的移民不知凡幾。
盡管相較于上萬人的移民隊伍來說,這點死傷不算什么,但這也給劉繼隆上了一課。
這個時代的西川環境和隴右環境還比較貼近,移民路途中,頂多也就是身子虛弱的老弱會因為水土不服而病亡。
但是如西川和河西這種氣候環境差距過大的地方,貿然移民則是會導致死亡率驟漲。
按照氣候環境來說,從南向北移民要更能適應些。
畢竟從濕熱走向干燥,并非那么難以接受。
反倒是從干燥走向濕潤而引起的病癥,絕大多數都很難用藥石醫治,只能靠人體免疫力挺過這個階段。
這般想著,劉繼隆將文冊放下后說道:“暫時讓他們在涼州稍微適應適應。”
“等他們適應一兩個月,然后再帶他們前往甘州。”
“除此之外,日后西川遷徙往河西的百姓,分階段的在隴南、隴西、涼州分別待一個月,漸漸適應后再前往河西。”
面對水土不服而引起的病癥,劉繼隆只能想到用這種循序漸進的辦法。
高進達聞言作揖應下,而劉繼隆則是詢問道:“欠他多少移民,都得足數補上才行。”
“隴右能如此富庶,少不了絲路的助力,幫助張使君在西州站穩腳跟,甚至進一步收復龜茲、焉耆、疏勒三鎮,這都得算作要務。”
高進達聽后頷首,當即便派人將政令下達。
在政令下達過后,不等劉繼隆示意高進達回去辦公,便見堂外出現了陳瑛的身影。
他疾步走來,走入堂內后作揖道:“節帥,涼州急報。”
“遞上來。”劉繼隆頷首示意,隨后便見陳瑛上前遞出捷報。
劉繼隆翻看幾頁,隨后略微詫異。
“怎么了,節帥?”高進達投來好奇的目光,劉繼隆見狀將急報遞下去的同時說道:
“黠戛斯人派使者南下涼州,在休屠城被攔住。”
“這使者叫做合伊難支,說是想要和我談談。”
劉繼隆解釋著,腦中也不免回想關于黠戛斯的一切知識。
不過黠戛斯在歷史上的存在感確實不高,關于他們,劉繼隆只記得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黠戛斯滅亡回鶻汗國,配合大唐將回鶻驅趕向西域,建立了黠戛斯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