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之下,李嗣源為河東晉國血戰半生,同時又是蕃漢兵馬總管,是名副其實的禁軍頭子,不僅位高權重,在李嗣昭、李存審、李存進、李存賢相繼死后,事實上成為了統治集團內威望僅次于李存勖的人。
不過即使如此,李嗣源本人依然需要施展高超的政治手腕,才穩住對后唐大部分地區的統治,建立起以他本人為中心的新秩序。
有朱溫、李存勖這兩個教訓放在眼前,劉繼隆可吸取的教訓便比同時期的其它人多了許多。
除此之外,隴右畢竟是劉繼隆白手起家打下來的,風氣與其他藩鎮截然不同。
劉繼隆可以有自信的說,他麾下這群將領沒有誰敢頂撞他或直接翻臉。
哪怕諸如李驥這種軍中山頭不小的存在,在面對自己時,也顯得十分順從。
自己需要提防的,主要還是日后有可能招撫的那些將領和官員。
“節帥,我們是否應該早做準備?”
馬成的詢問將劉繼隆從反省中喚醒,而李驥也趁勢說道:“節帥,我們是否應該先取劍南,再取關內?”
李驥的野心倒是不小,竟然想著一口氣吞并整個劍南道。
哪怕是劉繼隆,此前所想的也不過是掠奪西川人口罷了,還沒想過直接占領蜀地。
不過經李驥這么提醒,劉繼隆倒是有幾分意動。
如果時局真的變得糟糕,以至于自己必須起兵,那拿下巴蜀無疑十分重要。
巴蜀的崔鉉和高駢都是能人,如果讓他們占據巴蜀,日后再想攻入其中就比較困難了。
隴右若是能拿下巴蜀,那便能組建水師,日后從上游長驅而下,威脅長江兩岸,甚至將南方收入囊中。
相比較之下,關內道反而沒有那么重要,畢竟自己與黠戛斯結盟,他們連草原都還沒消化好,根本無心南下。
自己只要能拿下巴蜀,屆時完全可以憑借巴蜀人口,對關內道秋風掃落葉。
至于經濟和唐廷皇帝,若是手段足夠,倒是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但若是手段不夠,很有可能會引起眾怒。
京畿這塊燙手山芋,劉繼隆暫時還不打算謀劃。
想到這里,他對李驥開口說道:“你親自走一趟,與高進達和崔恕商量商量,如何在隴南地區修建幾個比較重要的大官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修建大官倉需要不少時間,籌措糧倉同樣,理應提前準備。”
“是!”
面對劉繼隆準備在隴南修建大官倉,李驥三人振奮不已。
盡管各州縣都有官倉,但儲糧數十萬石以上的大官倉卻只有四座。
隴右的大官倉都在隴西和涼州,這么做是因為此前局勢緊張,劉繼隆擔心爆發戰事,想著防守反擊。
如今局勢變化,更有可能是主動出擊,那就需要多多布置大官倉了。
李驥轉身離去,劉繼隆則是俯身查看河隴沙盤,指著伏俟城對尚鐸羅、馬成說道:
“多多注意伏俟城,我知道你們想什么,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
“是!”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