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敏中病故,牛黨官員便少有權勢極重之人。
更何況李德裕早就病亡,贈其官職,余蔭其子孫也無不可。
當然,百官更在意的是皇帝的態度。
若是沒有皇帝的準許,相信劉鄴不可能會主動提出追贈李德裕官職。
百官還在猜想,但金臺上卻傳來了唱禮聲。
“李德裕實有功,敕復李德裕太子少保、衛國公,贈左仆射。”
金臺上的李漼似乎早有準備,慢條斯理的追復了李德裕官職。
群臣見狀,不少政治嗅覺靈敏的官員都猜到了皇帝此舉是為何。
朝廷積弊,皇帝自然是知道的。
不過皇帝雖然有意變法,卻無變法之臣,因此只有把已經去世多年的李德裕推出來,充當塊招牌來吸引天下士子。
想通此事聯系后,不少官員暗自搖頭。
如今天下所積之弊,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累世積攢下來的弊病。
單憑一小撮人變法,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群臣們都明白這個道理,李漼自然也明白。
只是與干坐著等死相比,他還是想試試看。
哪怕徒勞無功,也比干坐等死要強……
李漼邊想邊走,而鴻臚寺卿見狀也唱聲道:“退朝!”
“上千萬歲壽……”
群臣唱聲,隨后依次退下。
路巖與高璩四目相對,若非顧忌禮法,恐怕二人都能在廟堂上打起來了。
相比較他們,其余官員則是懶洋洋的,廟堂上鮮少有青壯官員,大多為壯年或老年,暮氣沉沉。
“這令狐綯莫不是以為是先帝重臣,便能不重視朕的旨意?!”
急匆匆返回咸寧宮的李漼邊走邊罵,跟在他身后的田允默不作聲,只是在李漼盛怒時,才稍微出聲寬慰兩句。
主仆走入咸寧宮,卻見同昌公主李梅靈正在殿內等待。
“囡囡來了啊?”
李漼的目光在見到李梅靈后,原本的脾氣立馬消散,換了副和善的嘴臉,同時加快腳步上前。
“阿耶怎么如此生氣?”
李梅靈自然是瞧見了自家阿耶生氣的模樣,所以忍不住詢問起來。
李漼聞言,雖然面露難堪,但還是與她解釋了自己生氣的原因。
“這令狐綯,朕已經準許他比便宜行事,他擁眾四鎮,竟然圍剿不了區區幾百賊兵,任其發展為數萬盜寇!”
“待此間事了,朕必定要將其狠狠整治!”
話音落下,李漼又反應了過來,不免詢問道:“囡囡前來找阿耶是為了何事?”
“新的話本出來了,囡囡來送給阿耶。”
李梅靈從身后宮女手中接過三本話本,都是劉繼隆所寫最新冊的章回。
李漼見狀,當即接過三本話本,不免抱怨道:“這劉繼隆整日在隴右無所事事,卻連話本都書寫的如此之慢,真乃歹毒之人!”
“呵呵……”李梅靈偷笑,笑吟吟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