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鄆州能搶的地方已被我們搶得差不多了,若在此地與李福長期作戰,糧草必然匱乏,最終難免慘敗。”
話到此處,他卻又頓了頓,繼續說道:“不如往東邊的齊州撤去,順勢攻入淄青鎮,伺機南下。”
“如此一來,既可避開李福的鋒芒,又能讓朝廷知曉我們的厲害。”
許佶的話音剛落,左首第三席位的王弘立便站了出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節帥,許兵馬使所言有理,但前往齊州,恐被官軍從鄆州和沂州南北夾擊,陷入被動。”
“不如趁李福尚未反應過來,我軍向東南經過兗州,進入沂州,先破了南北夾擊中南邊的沂州兵馬。”
“如今沂州僅有淄青軍李璲的四千兵馬,我們大可劫掠沂州,做出南下姿態,將戰火引向王仙芝所在的揚州。”
“等到李福轉進揚州,我們則可趁機北上進入青州,劫掠淄青諸州。”
“若是朝廷圍剿我們,我們則向西進入兵力空虛的義成、宣武鎮。”
“若是朝廷招撫我們,我們則立馬提出請表節帥您為淄青節度使或武寧軍節度使的條件。”
“好!”王弘立的提議讓眾人眼前一亮,許佶也頷首道:“這辦法不錯,只要進入了青州,屆時我們完全可從青州向西攻入淄州、齊州,經鄆州后攻入濮州、滑州,威脅東都洛陽。”
“如此既能避免被官軍圍剿一處,還能破解朝廷南北夾擊我們的手段。”
龐勛聽著王弘立與許佶的分析,眼中閃過一絲贊許。
當然,這一計劃中最令他心動的還是能將禍水南引給王仙芝,以報當初王仙芝禍水北引之仇。
想到這里,龐勛拍案而起,果斷下令:“就依王都將之策,揮師向東南進攻沂州!”
許佶、王弘立、趙可立等人聞言,紛紛作揖稱贊龐勛英明,隨后退下發布軍令。
兩個時辰后,龐勛的軍令傳遍三軍,愿意南下的將士紛紛整裝待發,而那些沉迷于中都縣溫柔鄉、不愿離開的盜寇,龐勛也懶得提醒他們李福大軍將至。
最終,龐勛率領八千銀刀軍及三萬盜寇南下,余下近兩萬盜寇則占據了鄆州、兗州被攻下的四個縣,繼續享受他們的“勝利果實”。
翌日,龐勛率領的三萬余大軍浩浩蕩蕩向東南進發,目標直指沂州。
與此同時,李福率領的精銳大軍也進入了鄆州,連續收復巨野、壽張、中都等數座城池。
宣武軍與義成軍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百姓們以為救星終于到來,紛紛涌上街頭,眼中滿是期盼。
只是他們很快發現,這些所謂的“官軍”,與盜寇并無二致。
李福麾下的宣武軍與義成軍,不僅沒有安撫百姓,反而繼續干著盜寇曾經干過的惡行。
宣武軍的士兵們沖入民宅,搶奪財物,將女子拖入巷中凌辱。
義成軍的兵卒則在街頭隨意抓人,以“盜寇余黨”的名義將其斬殺,頭顱懸掛于城門之上,以彰顯“戰功”。
火光沖天,喊殺聲在耳邊回響,但身處中都縣衙內的李福卻忽視了所有。
此刻他正坐在縣衙的主位上,冷冷地看著被押上來的盜寇頭目。
那盜寇頭目滿臉血污,身上傷痕累累,顯然已經受過嚴刑拷打。
“繼續……”李福揮了揮手,示意手下繼續審訊。
“龐勛去了哪里?”李福的聲音冰冷而威嚴。
盜寇頭目顫抖著回答:“龐……龐勛已經南下,去了沂州……”
李福聞言,當即皺著眉起身向盜寇頭目走去,來到其面前后冷冷地說道:“你可知欺騙本使君的下場?”
盜寇頭目連連磕頭,聲音顫抖:“小的不敢欺瞞大帥!龐勛確實南下,小的親眼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