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緒落下,王式稽首謝恩,隨后在平身的聲音下緩緩起身,重新回到了隊伍之中。
不多時,紫宸殿上以百官為主的常朝便結束了,但這只是百官常朝的結束,而非朝廷。
“王司徒,陛下請您移步咸寧宮。”
“臣領諭……”
散朝過后,王式看著宦官走到自己身前耳語,心道果然。
不多時,他與路巖、高璩、徐商三人前往了咸寧宮。
在這里坐著的,除了早早來到的皇帝,還有被賜座的王茂玄、亓元實、齊元簡、楊玄階等北司四貴。
北司與南衙皆不待見王式,畢竟他昔年和王守澄交往,這在北司南衙都算忌諱。
王式坐在右首第四位,隨后便專心等待皇帝開口。
李漼沒讓他等太久,隨著他們四人坐下,李漼當即說道:
“山南西道節度使盧鈞病逝,然其在任數年無功暫且不提,放任流民逃亡隴右,使得山南西道兵馬不修兵甲,操訓不齊更是大罪。”
“念其踐歷中外,事功益茂,便不再追究其過錯,冊贈太傅,謚號元。”
簡單的開場,隴右便以不算太好的形象出現在了皇帝的這番言論中。
皇帝是什么想法,群臣心知肚明,紛紛沉默下來。
眼見眾人沉默,李漼微微頷首,目光看向王式:“不知王使君以為,需時多久才能整頓山南西道兵馬?”
“陛下,臣需要知道,朝廷需要多少兵馬……”
王式開門見山,畢竟如今的大唐深受軍費之害,王式需要知道朝廷需要多少兵馬,然后才知道是需要裁汰,還是需要裁汰后新募。
“王使君以為,若要防御隴右出兵侵占興、鳳二州,需要多少兵馬?”
徐商主動開口詢問王式,王式聞言略微思索,隨后才道:“臣未見過隴右兵馬,然所見者皆稱其兵強馬壯。”
“臣以為,若要守住興鳳二州,非兩萬兵馬不可。”
王式沒有因為自己連戰連捷而自大,而是保守的選擇了兩萬這個數目。
徐商聞言頷首,再度詢問道:“我朝兵馬軍餉,以禁軍三十六貫為最高,次之二十四貫,再次二十貫。”
“王使君以為,山南西道兵馬,應該以多少軍餉為之?”
“二十貫即可。”王式不假思索的開口,而這也是他所了解到山南西道的物價而定下的軍餉。
殿內眾人聞言,紛紛松了一口氣。
坐在金臺上的李漼更是滿意道:“既然如此,裁汰山南西道老弱,募足二萬兵馬之事,便交給王使君了。”
“臣領旨。”王式作揖應下。
眼見他如此沉穩,王茂玄瞇了瞇眼睛,不免詢問道:
“不知王使君以為,朝廷若是要討平隴右,需要多少兵馬?”
“果然……”王式心中暗道,隨后沉思片刻:
“某不知隴右兵馬錢糧幾何,不敢妄下定論,但若以流言中隴右部眾百萬,帶甲數萬來看,此役恐難輕勝。”
討平隴右并不簡單,這點朝野上下都十分清楚,不然李忱和李漼這兩位皇帝也不會忍了隴右那么多年。
這點王茂玄和路巖、徐商他們也知道,但他們想要的是王式給個確切的說法,這樣他們才能安下心來對隴右用兵。
且不提多康吐蕃是否仍屬隴右,單說隴右日后要是再玩養寇自重的戲碼,那到最后遭罪的恐怕還是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