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清晨,當身處河谷中的扶州同昌縣還被大霧籠罩時,喊殺聲透過濃霧闖入了百姓的耳中。
各家各戶的百姓紛紛抱團一處,滿臉恐懼的看向屋外。
不少膽大的打開窗戶縫隙,可城內的濃霧太濃,根本看不清任何東西,只聽到了喊殺聲。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喊殺聲漸漸變小,街道上的霧中則是傳來兵卒行走的甲片窸窣聲。
同昌縣內的四千多百姓仍舊躲在屋里,直到日上三竿,隨著濃霧漸漸散去,他們才看清楚了街道上的情況。
只見那些粗魯的番兵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甲胄鮮明的另一支軍隊。
他們的甲胄不同于官軍和番軍的甲胄,甲胄更為沉重敦厚,個頭也更高,幾乎每個人都牽著一到兩匹健壯的馬匹,比官軍的馬匹更高大。
“是三辰旗,是朝廷的人!”
“不對,他們穿的和東川、西川的官兵不一樣。”
“什么意思?是山南西道的官軍嗎?還是關中的?”
“不是、都不是,是隴右的官軍!”
不少百姓看到三辰旗后,壯著膽子跑到了街道上,結果卻發現這支官軍與其它官軍的不同。
在一些老人的揣測下,他們終于知道了這支官軍的來歷。
與以往的官軍不同,這支官軍極少與百姓交流,但天真無邪的孩童們靠近他們時,他們總是報以微笑。
正在百姓們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么辦的時候,一些穿著胸甲,腰系橫刀,頭戴幞頭的人帶著幾名兵卒來到街坊內。
“某為大唐隴西都護府武州鎮第二軍第三團料糧官,特奉都將之令前來告示百姓。”
“多康番賊已經被我軍擊退,降卒盡數被解救。”
“然縣中官吏及庶族大多被害,都將憐爾等困苦,特命某前來告示爾等,明日辰時開始,各家各戶需按照家中戶口于坊門登籍造冊。”
“所登籍造冊之戶口,不分男女,皆授田。”
“城外田畝,均平丈量,凡有鬧事者,皆流放安西!”
料糧官的話,瞬間引起一眾嘩然。
類似同昌這種邊城,百姓幾乎都是城中軍將庶族及官吏的佃戶,鮮少能擁有自己的土地。
正因如此,同昌縣土地收歸衙門所用的這件事,他們根本沒有任何反對的意見,甚至十分支持。
反正土地也不是他們的,收歸衙門也一樣。
只是他們沒想到,都護府的人居然要將土地分給他們,這個消息傳開后,所有百姓那渾濁的眼神都散發出了精光。
“記住,明日辰時開始登籍造冊,不分男女,以口數均田!”
料糧官說完便走,不給坊內百姓半點詢問的機會。
直到他帶著兵卒們消失,坊內才爆發了雷鳴般的叫好聲。
“好好好!”
“早就聽說隴右都護府的百姓活得甚好,沒想到我們也得了如此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