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不若以鄭畋擔任東川節度使?”
“鄭畋?”李漼目光在廟堂上掃視,很快找到了年近四十的鄭畋。
老實說,此前他不太喜歡鄭畋,因為鄭畋總是彈劾劉繼隆,使得隴右與朝廷矛盾日漸加深。
不過如今他已經決心討平隴右,那重用鄭畋也就沒有什么了。
只是鄭畋仕途不算平順,官職不夠高,貿然拔擢為東川節度使,恐招非議。
想到這里,李漼不免有些捉摸不定,而這時鄭畋卻主動道:
“陛下,臣雖有報國之心,然并無統軍之經歷。”
“臣以為,東川已被高使君經營鐵板,只需蕭規曹隨便可。”
“既然如此,何不如調宣武軍節度使李福擔任東川節度使,再將戎州及其兵馬劃歸西川,使高使君能放開手腳,擊退境內番蠻?”
鄭畋的話令李漼眼前一亮,廟堂上的群臣也紛紛頷首表示認可。
李福雖然被龐勛戲耍,剿賊失利,但終歸是知兵的節度使。
將其調往東川,再將戎州這個戰線交給高駢,使得李福只需要盡力防守松嶺關和江油關,這總不算危局了吧?
“如此甚好!”李漼滿意點頭,隨后看向路巖、徐商:
“擬旨,調宣武軍節度使李福任東川節度使,東川節度使高駢平調西川節度使,西川節度使崔鉉任北都留后,太原尹,劉瞻任宣武軍節度使……”
李漼在群臣諫言下,微微調整了不少人的職位。
不僅解決了東西川的問題,還讓不曾統軍的劉瞻前往了宣武軍歷練。
面對這樣的局面,朝廷上除路巖以外的所有官員都較為滿意,唯有路巖在想,應如何回復高駢。
在他這么想的同時,李漼卻起身離開了金臺,往臺下走去。
鴻臚寺卿見狀,當即唱禮道:“散朝!”
“上千萬歲壽……”
群臣躬身作揖,目送李漼的背影消失后,這才先后退出了紫宸殿。
兩刻鐘后,李漼返回了咸寧宮,但是宮內卻靜悄悄的,伶人及樂師都消失不見。
李漼略皺眉頭,看向田允道:“人呢?”
“奴婢……奴婢也不知……”田允也懵了,他明明都安排好了,怎么上個朝回來就一個人都不見了?
“是女子趕走的!”
忽的,一道如同清晨鳥鳴的聲音在殿內響起,清脆動聽。
李漼下意識看去,隨后便見少女帶著兩名女官朝他走來。
少女生得裊娜纖巧,一雙水杏似的眼睛尤為好看,不施粉黛便見眉翠唇紅。
她頭上挽著黑漆油光的鬢兒,綰著玉鏤雕丹鳳紋鎏金的簪頭,戴著赤金盤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官絳,身上穿著紫金二色金絲的緞窄長衫,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好生富貴。
雖穿戴錦緞杉裙,卻見兩肩若刀削般纖細,身材高挑修長,整個人溫柔安靜,讓人見了便覺親切。
“囡囡來了啊?!”
看清來人是李梅靈后,李漼臉上表情變化,狂喜上前抱住李梅靈轉了個圈。
“阿耶,這般做,怕是惹諫官說閑話。”
李梅靈臉上羞紅,李漼卻高興道:“誰敢說囡囡,朕就殺他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