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時局變化太快,如今即便是李陽春、馬懿等第一批畢業的學子,也還在以直白的身份在各地衙門任職。
以當下的速度,至少還需要兩年時間,這些學子才能陸續畢業,成為劉繼隆需要的那批人。
在此之前,軍政都需要將領一把抓,而這些將領出身大多不好,都是在吐蕃治理下成長起來的,所以處理事情的手段太過粗暴和激進。
哪怕他們自己也在教導中學習了十幾年,但頂多也就是懂得保境安民的道理,不會侵擾百姓罷了。
但若是想讓他們連帶著做百姓的工作,這就很困難了。
饒是如此,這也讓隴右軍全體上下,有了遠超同時代軍隊的思想。
“刺啦……”
當校場的將士們在操練時,軍中大庖廚內的大鐵鍋也發出了滋滋冒油聲。
五十口鐵鍋整齊劃一的翻炒起來,香噴噴的肉香味不斷傳出。
“今日吃的是黃菜炒豬肉,每個將士份額都是四兩,另外還有炒野菜和羊骨煮蘿卜。”
“平日里操訓,每三日一大操,每日僅訓練上午,肉食以午餐為主,保證每人四兩,晚餐則每人三兩。”
“肉食按照七曜日變化,主要以羊肉、豬肉、雞肉和鴨肉為主。”
大庖廚里,劉繼隆帶著高進達、崔恕、李驥等人緊跟曹茂腳步,聽著他講解軍中伙食。
生產力決定一切,其中也包含了軍隊的操訓。
隴右軍中的戰兵,每日僅有不到半斤的肉食,以及管飽的蔬菜和粟米飯。
饒是如此,也只能做到每天上午訓練,每三天才能進行一次大操練。
每日上午的訓練,主要包括一個時辰負甲行軍十里,以及武藝訓練,熟悉六花陣中的方陣、圓陣、曲陣、直陣和銳陣等五種陣型。
這五種陣型又各有五種變化,共有二十五種變化,使得指揮者可以根據不同的敵情、地形攻防等布列不同的陣型。
簡單來說,只要掌握六花陣,那基本就能成為獨領一軍的將領了。
不過許多將領常常自詡精通六花陣,可是疏于對軍隊操練,故此在臨陣對敵時,很容易把六花陣結亂。
陣腳一亂,那便離死不遠了,所以能掌握六花陣,且還能將其融入軍中,使得將士形成肌肉記憶的將領,始終是少數。
“都護府那邊,普通直白的肉食是多少?”
劉繼隆湊近看了看鍋里的黃菜炒豬肉,回頭詢問起了高進達。
高進達聽后不假思索道:“早餐兩個饅頭,午餐三兩肉,晚餐三兩肉。”
古代一斤都是十六兩,因此每日六兩肉食,實際上也就不到二百克的肉食罷了。
饒是如此,卻也是這個時代軍吏伙食的頂點了,其余唐軍唯兩餐,且只有早餐有肉,肉量也不多。
不過兵卒軍餉高,所以普通兵卒只要不養家,吃肉并不算困難,而且買肉還會有補貼。
實際上從漢代開始,軍隊便有了肉食補貼,不過這補貼并不是直接給個人的,而是按人頭落實到基層軍事組織,再由基層軍事單位進行分配。
漢代的雞鴨羊肉,相較于兵卒的軍餉來說,并不算貴。
一頭羊不過二百余文,一只雞也不過四十文不到,這優惠后的采購價,便是連普通農戶都能吃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