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擔心千秋萬代之后,人們會嘲笑陛下不圣明,因此心急如焚。”
“當今天下,求進的臣子中,智者不肯自認不肖,愚者不肯自認不賢,導致賢愚混雜,善惡同群。”
“朝廷為何不能讓愚者退隱,賢者入仕,以此來中興朝廷呢?”
“今天下食祿之家,有八種途徑進入官場,但皆利于世家而苦百姓。”
“國家衰敗,又皆因九大破敗,這才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臣聽說,自古帝王終日勸農,仍擔心百姓挨餓;終日勸桑,仍擔心百姓受寒。”
“如今天下勛戚、官吏、將領、僧尼、劫賊遍地,他們不耕不織,坐食天下,唯苦小民。”
“正因如此,臣以為今天下百姓有八苦,而這八苦,陛下知道嗎?”
劉允章反問李漼,李漼也漸漸有些掛不住臉了,只是不等他開口,劉允章繼續說道:
“八苦不除,以致百姓被侵奪,被欺壓,被迫當兵,被迫淪為佃戶,被迫出家,此為五去也。”
“百姓有五去而無一處可歸,有八苦而無一絲快樂。”
“國家有九破而無一件成就,官員有八入而無一出賢臣。”
“自古以來,從未有過如此局面。”
“如今天下百姓在道路上哀號,不得不逃入深山,夫妻無法生活,父子無法相救。”
“此等局面,陛下不勵精圖治,卻想著動刀兵來止動亂,臣想詢問陛下,難道陛下真的覺得動兵討平隴右就能……”
“住嘴!!”
李漼忍了幾次,最后還是忍不住呵斥打斷了他。
他本以為劉允章會說出什么高論,結果繞來繞去,最后竟然還是在反對他出兵隴右。
他不敢說自己有識人之能,但劉允章絕對不如他自己所說的那么忠心耿耿!
想到這里,李漼冷聲道:“田允……把他們給朕轟出去!”
“奴婢領命。”田允連忙應下,隨后帶著禁軍將這群官員全部給轟了出去。
劉允章被拖下去前,竟然還在叫嚷:“陛下不以萬國為心,不以百姓為本,臣當幸歸滄海,葬江魚之腹,不忍見國難危。”
“臣之愿畢矣,懇擗不勝痛切感懼之至……”
隨著他聲音漸漸變小,他的身影也被禁軍徹底拖了下去。
直到他們消失,李漼才陰沉著臉色詢問道:“各鎮兵馬,如今到了何處了?”
“回陛下……”田允思緒片刻,隨后回答道:
“沙陀及黨項已經聚兵在鹽州了,諸鎮兵馬眼下還有三鎮并未抵達鳳翔,最少還需要十日才能抵達。”
“除此之外,西川傳來急報,高駢調遣兵馬,除留防二萬兵馬于黎州、嘉州、戎州外,余下僅留萬余兵馬駐守各州,率五千精騎及萬五馬步精銳屯兵灌口關,好似要奪回故桃關。”
“召王小年及諸相入宮!”李漼聽后拂袖走入殿內,田允則是連忙派人去傳王式和南衙北司的內相與外相。
一個時辰后,隨著眾人先后走入殿內,李漼已經坐在了金臺上,俯視眾人道:
“臣欲以王式為太子少保,充任招討隴右行營都統制置等使、關內道供軍使、鳳翔鎮節度使……諸卿以為如何?”
李漼把招討隴右這件事擺了出來,還要直接冊封王式,這就代表朝廷把招討隴右擺到了明面上。
不過好在他給予的是招討使,這代表事情不至于做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