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三軍強征民夫者不乏,百姓唯有逃亡山嶺,又遭亂兵屠戮……”
五月中旬,隨著夏收漸漸到來,北方大地的百姓也終于可以埋頭收割小麥。
與此同時,廟堂上忍耐許久的官員們,也開始接二連三的向咸寧宮奏表鳳翔府內發生的一切。
朔方、鳳翔等處九萬大軍屯兵日久,當地生產被嚴重破壞,官員們想從皇帝口中知道,三軍何時開拔,何時開戰。
對此,不斷翻閱這些奏表的李漼面色沉穩,心思活躍。
“王式那邊可有動向?”
李漼詢問,田允不急不慢的作揖道:“今早剛送來的奏表,鳳翔鎮境內八萬三千大軍已經向隴州開拔,預計五月二十五日抵達秦州上邽境內。”
“奏表之中,王少保奏表需要民夫十二萬,眼下已經從鳳翔征募民夫五萬,隴州預計能征募二萬,秦州最多能征募二萬。”
“眼下還有三萬民夫缺口,王少保希望能從京畿道征募三萬民夫,自京畿道運轉糧草前往秦州。”
八萬三千諸鎮官兵,自然不可能每鎮都是馬步兵和馬軍。
實際上八萬三千大軍僅有騾馬車二萬余輛,勉強能做到每伙兵卒配置三輛騾馬車。
這聽上去很多,但若是以騾馬車數量來說,一輛挽馬車拉軍械甲胄,另外兩輛挽馬車便是拉拽帳篷、醬鹽柴茶及糧食。
兩輛挽馬車能拉拽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數量最多夠一伙人吃兩個月,但唐軍在前線秦州所囤積的糧食僅五十萬石。
五十萬石糧食,最多夠大軍和民夫吃五個月,而且隨著攻入渭州,戰線拉長后,軍隊需要的挽馬車和民夫數量也會增加。
十二萬民夫中,僅有八萬余是隨軍民夫,余下近四萬都是驅使挽馬車來周轉運輸糧草的。
四萬民夫,勉強能保證二百里的補給線,剛好符合官軍在秦州成紀縣起運糧食,運抵渭州前線的距離。
“十二萬民夫嘛……”
李漼沉吟片刻,而后才道:“三川、朔方準備如何?”
田允不緊不慢,從奏表之中找出幾份奏表,趁李漼將其打開時說道:
“山南西道節度使王鐸已經率軍分兵駐守在鳳州、興州,每州駐兵萬人。”
“此外,西川節度使高駢如此前般,率軍二萬于灌口關等待朝廷調令。”
“東川節度使李福分兵五千駐守松嶺關,率軍一萬駐守江油關,隨時準備出兵收復江油。”
“朔方鎮節度使周寶已經率領七千兵馬和沙陀、平夏兩部七千精騎于會州,隨時都可以出兵襲擾涼州和蘭州。”
“五處兵馬,所調動兵力為精騎二萬,輕騎三萬,戰鋒九萬,控弓七分,弩三分,駐隊二萬二及各處民夫二十四萬。”
田允將前線的情況詳細說出,全軍共有官兵十五萬二千,民夫二十四萬,調動軍民近乎四十萬。
朝廷上次組織起這樣規模的官軍,還是討平朱泚的時候。
田允思緒間,李漼也漸漸回過神來,末了吩咐道:“民夫之事,傳旨給諸相操辦,眼下萬事以討隴大軍為主。”
“此外,再傳旨免去西川、東川、山南西道的起運。”
“朕會在六月初一發出《討劉繼隆制》,屆時高駢、李福、王鐸、周寶、王式等六支兵馬并進討隴。”
“這幾日各支兵馬應當嚴防死守,避免劉繼隆察覺后突襲各處。”
“奴婢領命。”田允恭敬應下,隨后便離開了咸寧宮。
兩個時辰后,長安城的城門大開,無數快馬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出,分別奔赴不同的方向。
與此同時,一支龐大的隊伍正從隴州進入隴山,沿著蜿蜒的山路向秦州進發。
這支隊伍人數多達十余萬,浩浩蕩蕩,聲勢驚人,隊伍拉長三十余里,猶如一頭巨龍在山嶺間蜿蜒。
隊伍中,官兵們身穿胸甲,手持長槍,長槍偶爾被當作手杖支撐著他們前行,不時傳來說笑聲和打鬧聲,顯得輕松隨意。
他們的甲胄和糧食都裝載在馬車上,馬車后面跟著數名民夫,專門負責鋪路架橋、搬運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