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緒此處,路巖卻開口道;“陛下,如今朝中錢糧雖足以應對隴右戰事,然朝廷積欠的諸鎮軍餉卻無著落。”
“臣以為,不如發諸道州縣官兵,將與隴右有舊者家財抄沒,五成用于填補地方軍餉,余下起運長安。”
路巖的話倒是讓李漼眼前一亮,隴右過往依仗絲路,在關內、劍南、山南、河東等道都有牙商,雖說有不少商人都變賣家產投靠隴右,但這些人始終是小數,留在原籍的才是大頭。
若是能抄沒這些人的家產來充實國庫,也能為朝廷討平隴右助一份力。
“準奏!”
“陛下英明……”
君臣對話幾句,便敲定了無數商賈的結局。
半個時辰后,快馬自長安城內疾馳而出,往諸道疾馳而去。
與此同時,時間也漸漸來到了十三日的清晨。
李思恭與周寶等人昨夜才撤回鳴沙縣,不等二人好好休息,便被軍中塘騎吵醒了。
“塘騎急報、叛軍舉兵數萬從會州而來!”
鳴沙縣衙內,周寶與李思恭鐵青著臉看向那正在匯報的都將,周寶忍不住詢問道:“到底有多少人?”
“以塘騎所見叛軍塘騎之數,叛軍兵馬不下三萬。”
以塘騎數量來判斷敵軍數量,這種辦法并不精準,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靈州境內有多少兵馬?”
李思恭得知情況,當即詢問周寶。
周寶聞言盤算,幾個彈指后才說道:“算上昨日抵達的兵馬,鳴沙有步卒四千,我部精騎一千六,你部精騎三千五,合兵九千一。”
“九千一?”李思恭面色凝重,目光看向都將:“叛軍距離鳴沙多遠,需幾日抵達鳴沙?”
“不足五十里,最遲后天上午就能抵達鳴沙!”都將不假思索的回答。
李思恭只是略微思索,當即便道:“不若舍棄鳴沙、回樂二縣,退往黃河以西的靈武?”
靈州被黃河分為東西,東邊只有鳴沙、回樂二縣,西邊則是有靈武、保靜、懷遠三縣和兩堡一鎮。
在李思恭看來,眼下最應該做的就是收縮兵力,集中一處來讓劉繼隆抉擇是否要硬碰硬。
但是在周寶看來,他已經丟失了會州,若是再丟失回樂、鳴沙二縣,那東邊的威州也難以幸免。
屆時朔方鎮等同丟失了黃河東岸的兩個半州,還將蕭關孤立在南邊,朝廷若是知道,定然不會放過他。
想到這里,周寶眼神閃爍,隨后才道:“我寧愿舍棄回樂,堅守鳴沙,也不舍棄鳴沙。”
回樂和鳴沙地形不一樣,回樂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鳴沙背靠山嶺與黃河,可以依靠黃河來獲得靈武三縣的支援。
兩相抉擇下,周寶自然選擇堅守鳴沙。
李思恭眼見勸不動他,當即便道:“既然如此,那就將回樂的步卒、人口遷往靈武,速度要快,避免被叛軍奪取。”
“好!”周寶頷首應下,當即看向都將吩咐道:
“傳令回樂,遷徙人口往靈武而去,再傳令溫池縣軍民往威州而去。”
“派快馬往蕭關南下,告知朱邪軍使靈州境況,再南下向王少保求援!”
周寶無奈,隴右軍攻勢迅猛,他們實際上已經折損兩千六百多精騎、步卒,而斬獲不過七百輜重兵和四五百戰兵罷了。
他已經向朝廷夸大斬獲了,但再怎么夸大,卻也不可能夸大斬獲數千。
眼下王式若是不來救他,僅憑朔方軍不足一萬五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守住朔方。
屆時朔方失陷,劉繼隆的兵鋒便能肆意進攻夏綏、涇原等鎮了。
“末將領命!”都將領命便走,不等周寶松口氣,卻見他去而又返,急切作揖。
“節帥,回樂急報,叛軍以精騎兵圍回樂,回樂請援!!”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